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考试试题-入学测试试题

南开大学网络教育高起专/高起本入学《语文》模拟题二

2018-09-14 中国教育在线 http://yc.eolce.com

点击查看南开大学网络教育入学测试模拟题汇总

专科入学模拟题(语文二)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

卷(选择题)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刊载/载体     行伍/行若无事      奢靡/靡不有初
B.哄动/哄传     上乘/千乘之国      参与/与人为善
C.殷切/殷红     翘楚/翘首以待      绿茶/绿林好汉
D.镜框/框图     当真/螳臂当车      参差/斗转参移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逾垣     脉搏     无瑕顾及      委曲求全
B.赧然     诨号     两全其美      越俎代庖
C.舂米     蛊惑     出言无状      凭心而论
D.详实     诛连     浑水摸鱼      一锤定音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要把浓缩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鉴赏过程中必经的一道“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
B.对于恶意的中伤,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奋起自卫"和“迎头痛击”呢?我的体会是,仍然尽可能地宽容。
C.时下,许多报刊都反映这样一种现象:公安干警出警次数多,出警时间长,这些情况在全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D.“新婚宴尔”的“宴尔”是什么呢?《新编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也作‘燕尔’,快乐愉悦,”《诗经·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险境,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
    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对一些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的研究表明,基因控制着衰老过程。在果蝇群体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晚生育的个体,成功地获得了寿命长的品系,这些果蝇的代谢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的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增加,有的对饥饿、干燥、高温的耐受能力提高,但这种寿命的延长是在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且幼虫密度很高、食物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这些抗逆境的能力分属不同的代谢途径,因此衰老有多种机制,延长寿命的途径决不止一种。果蝇研究的结果表明,衰老和寿命是多基因控制的。
线虫是在完成发育以后,主要是在生殖以后开始出现衰老的,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突变以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这表明生物体存在着与寿命长短相关的单个基因,在果蝇也发现了与寿限有关的基因。
人类有一种早衰综合征,患者儿童期情况很正常,在青春期间生长延缓,以后很快就出现衰老。这种疾病的基因已被克隆,基因编码的1432个氨基酸的序列,同DNA螺旋酶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的相似性又表明这两种蛋白质也许有相似的功能。DNA螺旋酶参与DNA的代谢,因此,推测DNA代谢发生缺陷可能是病人出现早衰的一个因素。这个例子说明,单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之一。
总之,衰老和寿限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随机的,而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则是遗传的。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或是参与细胞的生存和损伤修复,或是参与对老年性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可从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种研究策略来探究衰老和寿限的遗传机制,提示相关基因的功能,尽可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最近有人说,把人的基因组图谱弄清楚了,人可以活上500岁甚至1200岁。依据无非是上面提到的果蝇和线虫的实验结果,并以此来推算人类的寿限。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让人尖减少疾患,健康而长寿地生活,才是遗传学家在21世纪追求的目标。
5.不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项是 (   )
A.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B.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为前提的。
C.除遗传外,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寿命也产生影响。
D.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定的。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科学家们在逆境条件下成功地在果蝇中选出了寿命长的品系。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动收入低尽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C.线虫的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都可使其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
D.目前还不能断定DNA代谢发生缺陷是导致早衰综合征的因素。
7.“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的一项是(   ) 
A.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
B.果蝇的幼虫密度很高。
C.果蝇的食物受到极大限制。
D.果蝇的寿命受多基因控制。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之所以不能确定单基因突变与人类衰老的关系,是因为只采取单基因遗传研究的策略,而没有把单基因遗传研究与多基因研究结合起来。
B.尽管引起人类早衰综合征的基因已被研究者克隆,但并不表明人们已经找到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基因研究要造福人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C.既然线虫的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使其寿命延长,那么人类也只需用基因突变的方式,就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以达到延长自己寿命的目的。
D.从某些生物体到人类,研究者在基因方面作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探索,科学的日新月异使我们相信,在不远的站起来,长生不老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

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逮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遑遑欲何之?
B.亦每缀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一少牢告庙
C.不言法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所谓贤者不贤也
D.上《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任选其中之一。
(1)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乱世中的美神
梁 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 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①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册,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能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②连那十岁的小都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衷。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惶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风咏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③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姓孙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她总是清醒地坚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诗人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节选自《十月》2003年第三期)
14.文章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时空的孤独,她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什么呢?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5.文章四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子”,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
                                                                               
16.作者为什么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试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7.为什么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试根据文意回答。
                                                                     
六、
18.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古诗文默写。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七、根据要求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2008年专科入学模拟题(语文二参考答案)

1.A(两个B “哄”字均读hōng;C两个“翘”字均读qiáo;D两个“框”字均读kuàng)
2、B(A.无瑕(暇)顾及  C.凭(平)心而论  D.诛(株)连
3、B(A.要把浓缩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中必经的一道“工序”。  (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C.时下,许多报刊都反映这样一种现象:公安干警出警次数多,出警时间长。这些情况在全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冒号只管到“出警时间长”)D.“新婚宴尔”的“宴尔”是什么呢?《新编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也作‘燕尔’,快乐愉悦”,《诗经·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4.A(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慷慨解囊:毫不吝惜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自相矛盾:自己跟自己说法或行为的矛盾。等闲视之: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
 5、D   6、D    7、A   8、B    9、C   10、B   11、D   12、D
13.(1)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家人)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度、草、缒、抵) 
(2)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帅、却、讫)
14.李清照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
15.第一次是为了揭示李清照超时空孤独的缘起。第二次是为了说明李清照的才华不被当时任何人理解。第三次是以李清照所处时代女性的普遍可悲状况反衬李清照的超尘拔俗。
16.李清照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17.因为李清照身处乱世之中,不愿与世沉沦,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
18,“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19.(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推荐查看:

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2018年12月考试工作安排

远程教育各院校统考科目汇总

自考、成考和远程的区别,你知道吗?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考生对于远程教育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点击加入以下qq群远程教育考试学习进行交流。群成员专享:进群和老客交流,第一时间掌握远程最新资讯和动态信息。

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微博,这里第一时间发布最新自考、成考、远程考试热点信息。

中国教育在线新浪微博二维码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远程院校

相关推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投诉与建议电子邮箱:huangyong5098@dingtalk.com

商务合作:蒲老师——19923834968

咨询热线:01086391515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