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网络教育学院高起专入学考试。
二、考试目标
语文科高考的目标是测试考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程度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写作的能力。
(一)语文基础知识 代汉语知识(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标点),文学常识,文言文基础知识。以上有关知识,有的要辩识、记忆、有的要理解、运用。
(二)阅读能力 指综合运用有关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文艺等读物,能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分清段落层次,领会词句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了解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在文章表情达意中的不同作用,能够分析记叙文、说明文、论文和应用文的写作特点。
能正确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主题,领会文学语言的优美生动,具备初步的鉴赏评价能力。
能借助必要的注释阅读浅显的文言短文,理解主要意思,并能用现代汉语作准确、通顺的翻译。
(三)写作能力 指综合运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的能力。重视思想内容,注重语言表达。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的试题重
在测试考生的运用能力,不拘泥于名词术语的考查。)
1.语音 能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给常用汉字注音或按照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2.文字 掌握常用汉字的音、形、义,能辩识同音字、形似字、明显的形声字和常见的多音多义字。书写要符合规范,字迹端正、清晰、不写错别字。
3.语汇 掌握常用词语(包括成语)能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从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搭配的关系、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辩析常见的同义词。理解反义词、多义词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4.语法 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特点。掌握主动句和被动句的特点。掌握常见单句和复句(并列、选择、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的基本结构,能读懂比较复杂的长句,发现并改正常见语病。
5.修辞 能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理解和选用长句与短句、肯定句与否定句。掌握比喻、比似、借代、夸张、引用、排比、对比、设问、反问、对偶、反语、反复等修辞方法。
6.标点符号 掌握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暑1996年公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7.文学常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8.文言文基础知识 熟悉常见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其常用意义。识别常见的通假字。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之、其、则、乃、以、于、也、矣、乎、哉、蔫、耳、夫、何、诸、与、因、然、为)的基本用法。理解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等词累活用现象。掌握判断、被动、省略、倒装(指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式。
9.背诵与默写 默写规定背诵的篇目或段落。
(二)阅读
1.现代文阅读
(1)能正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关键词,能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章的中心。能辩析具体材料对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
(2)能分析文章的结构。能划分文章的段落或层次,并概括其大意。能分析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线索、顺序、开头与结尾、衔接与过渡、伏笔与照应等)。
(3)能分析文章的语言。能分析语言的主要特点,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4)能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
掌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时间等)。理清记叙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能分析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在文中的作用,能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等)、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掌握说明的主要方法(定义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数字说明、比喻说明、分类说明、比较说明)。能从所说明的事物特征、说明条理等方面分析说明文。
掌握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能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掌握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和例证、引证、喻证对比等论证方法。
掌握应用用文的基本格式、写作要求以及语言准备、规范、简洁特点。
(5).能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旨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能通过对关键词、句、段含义的理解来把握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具有独立见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文言文阅读
能正确地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理解文意。翻译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
四、考试细则
试卷总分100分
推荐查看:
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2018年12月考试工作安排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考生对于远程教育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点击加入以下qq群进行交流。群成员专享:进群和老客交流,第一时间掌握远程最新资讯和动态信息。
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微博,这里第一时间发布最新自考、成考、远程考试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