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考试试题-入学测试试题

东南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本科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一)

2018-09-20 中国教育在线 http://yc.eolce.com

点击查看东南大学网络教育入学测试模拟题汇总

东南大学远程教育专升本模拟试卷

《大学语文》试 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祸起萧墙”这个成语的出处是(  )

A.《论语》  B.《孟子》

C.《韩非子》  D.《庄子》

2、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是(  )

A.汉代  B.西晋

C.东晋  D.三国时代

3、“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此句出自(  )

A.茅盾的《香市》  B.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

C.培根的《论学问》  D.梁实秋的《谈时间》

4、下列各诗题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

A.《杜陵叟》  B.《关山月》

C.《白雪歌》  D.《泊秦淮》

5、《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

A.汉末人  B.三国人

C.唐朝人  D.北宋人

6、下列文章中属于记游散文的是(  )

A.《香市》  B.《爱尔克的灯光》

C.《故乡的野菜》  D.《故都的秋》

7、“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

A、《左传》  B、《庄子》

C、《李将军列传》  D、《战国策》

8、下列作品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

A.《山居秋暝》  B.《蜀相》

C.《无题》  D.《北方》

9、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  )

A.司马迁  B.韩愈

C.柳宗元  D.欧阳修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句中所指人物和作者分别是(  )

A.岳飞,辛弃疾  B.周瑜,杜甫

C.诸葛亮,杜甫  D.诸葛亮,李白

11、苏轼的《前赤壁赋》作于(  )

A.杭州 B.密州  C.黄州  D.惠州

12、在下列句子中,“则”字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的是(  )

A.兵强则士勇

B.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善

C.既来之,则安之

D.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

13、下列句中,“所以”表工具、凭借,可译成“用来……”的是(  )

A.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B.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C.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D.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14、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  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

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  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15、下列句子中的“于”是表示被动的是(  )

A.移其民于河东  B.西取由余于戎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夫物不产于秦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一)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与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16、本文选自(  )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史记》

17、“孟尝君固辞不往也”这句中“固”的意思是(  )

A.本来  B.坚决  C.原来  D.坚固

18、“复凿二窟”指的两个地方是(  )

A.齐国、魏国  B.齐国、韩国  C.魏国、楚国  D.薛国、梁国

19、这段选文表现冯谖的性格是(  )

A.深谋远虑  B.有胆有识

C.竭尽忠诚  D.以上都对

20、这段选文在刻画冯谖性格时运用的方法是(  )

A.典型情节  B.冯谖的言行  C.用孟尝君衬托  D.以上三项都是

(二)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回答问题。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21、这段文字选自(  )

A.《张巡传》  B.《张中丞传后叙》

C.《张中丞传》  D.《五代史伶官传序》

22、本文的作者是(  )

A.张巡  B.马其昶  C.李翰  D.韩愈

23、“当二公之初守也”中“二公”指的是(  )

A.许远、张巡  B.张巡、雷万春

C.张巡、于嵩  D.张巡、张籍

24、对“亦见其自比于逆乱”中“自比”解释正确的是(  )

A.把自己比作  B.以自己作比较

C.自附、依附  D.把自己与逆乱比较

25、这段文字在艺术手法上采取了(  )

A.夸张的手法  B.对比衬托的手法

C.比喻的手法  D.正面描写的手法

(三)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26、本文选自鲁迅著名的杂文集(  )

A.《热风》  B.《南腔北调集》

C.《坟》  D.《华盖集》

27、本片段揭示了旧时中国人的心态是(  )

A.容易苟安满足的奴性心态  B.“将人不当人”的心态

C.甘愿当牛马的心态  D.内心有一种暴力的心态

28、在本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

A.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很不合理。

B.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

C.中国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

D.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做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现实处境。

29、本片段作者揭示中国人落后心态的目的是(  )

A.揭示中国社会的贫富悬殊

B.激发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C.号召人民起而反抗,推翻旧制度

D.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30、紧接本片段,作者最有可能写的内容是(  )

A.要寻求为中国人争取做人的资格的途径

B.可惜的是并没有人来为老百姓作决定

C.列举历史上为民请命的人物

D.历史上曾经有过太平盛世

(四)阅读作品片段,回答问题:

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的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

……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驱散了我的离愁……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31、散文《爱克尔的灯光》的作者是(  )

A.茅盾  B.鲁迅  C.巴金  D.朱自清

32、《爱克尔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

A.“家门和顺”  B.“长宜子孙”

C.“正大光明”  D.“顽廉懦立”

33、在这一片段最后,“我应该走的路”是(  )

A.走出狭小的家,投身到广大的世界中去

B.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

C.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

D.在这个世界上不要留下自己的脚迹

34、作者重回故里和离开故地的心情变化是(  )

A.高兴——伤感——高兴

B.匆匆——高兴——痛苦

C.留恋——高兴——痛苦

D.伤感——高兴——伤感

35、作者“心灵的灯”象征含义是(  )

A.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B.它给我活下去的勇气

C.它指引作者回家的路

D.它是作者心中对新生活的希望

三、作文:(30分)

请以“坚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

②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推荐查看:

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2018年12月考试工作安排

远程教育各院校统考科目汇总

自考、成考和远程的区别,你知道吗?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考生对于远程教育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点击加入以下qq群远程教育考试学习进行交流。群成员专享:进群和老客交流,第一时间掌握远程最新资讯和动态信息。

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微博,这里第一时间发布最新自考、成考、远程考试热点信息。

中国教育在线新浪微博二维码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远程院校

相关推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