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考试试题-入学测试试题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入学考试高起点语文模拟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

2018-09-26 中国教育在线 http://yc.eol.cn

点击查看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入学测试模拟题汇总

现代文阅读 (共38小题)

1. 阅读毛泽东诗歌《沁园春·长沙》,完成下列各题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  本诗第一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常序应当是(    )。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2)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3)  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的意思解释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2. 阅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1)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也许      毕竟      甚至      然而
 B.即使      毕竟      还有      然而
 C.也许      但是      还有      而且
 D.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
 A.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解决了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再去从事意识形态的一系列活动。
 B.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运用了同样的方法,同样是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
 C.认识人们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可以从人们的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入手。
 D.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决定着人们去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

(3)  判断文中划线句子含义正确的是(    )。
 A.他们都是在黑暗的社会中从事研究
 B.他们虽都抨击资本主义的黑暗,但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他们看不到资本主义的实质和无产阶级的力量,因而找不到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
 C.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无力的,不能改变社会黑暗的现状,因此是在黑暗中摸索。
 D.和“这里就豁然开朗”对照,更显示在黑暗中摸索的艰难。

(4)  论述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什么先要摆出“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规律”,其作用是(    )。
 A.进行类比,表明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发现的规律很重要。
 B.进行比喻,表明马克思和达尔文都是伟大的人物,他们的发现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C.进行类比,表现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D.进行比喻,表明马克思的发现与达尔文的发现,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 对文中加粗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
 A.指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
 B.指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
 C.指对剩余价值的认识
 D.指剩余价值产生的规律

3. 阅读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____,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咱们看见有些景泰蓝上面的图案画,在图案画以外,或是红地,或是蓝地,只要占的面积相当宽,那里就嵌几条曲成图案形的铜丝。为什么一色中间还要嵌铜丝呢?无非使较宽的表面分成小块罢了。
 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____,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全都在____上显能耐。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1)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细致         细密         细微
 B.细微         细致         细密
 C.细致         细微         细密
 D.细密         细致         细微

(2)  文中双划线空白处应填入的一句话是(    )。
 A.主题制约内容                B.内容决定形式
 C.内容与形式统一              D.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3)  对第一段段意概括得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作用。
 B.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原因。
 C.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经过。
 D.说明了在铜胎上粘上繁笔的线条画的影响。

(4)  对于第二段的理解,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制作品越大,景泰蓝掐丝的工作量就越大。
 B.本段以说明为主,兼有记叙、描写、抒情的成分,极大增强了说明效果。
 C.手工艺品全都要在细密上显能耐。
 D.作者通过对掐丝的介绍赞颂了景泰蓝手工艺人不凡的劳动与智慧。

(5) 下列对于第一段加粗词“道理”的表述不对的是(    )。
 A.掐丝这道工序要把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上,为了美观而采用繁笔线条画。
 B.铜丝粘在铜胎上,涂色料就有了界限,不至于溢出来。
 C.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同。不让色料的面积占得宽,以免烧过以后冷却时破裂。
 D.铜胎表面分成小块后,比较禁得起外力,打磨时不至于破裂、剥落。

4. 阅读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在高空飞行的飞行员单凭肉眼很难以发现和识别地面目标。例如飞机在六千米高空作水平飞行时,飞行员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狭窄范围内的地面。即使在这个区域里,对比较大的目标也不是总能准确无误地发现和识别的。但是,老鹰眼睛的视野却比人眼广阔得多。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①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大大扩充和提高飞行员的视野和视敏度。②如果能够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③如果能够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____ 、____ 、____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1)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组词,恰当的是(    )。
 A.搜索      观测       跟踪
 B.寻找      识别       追踪
 C.观测      跟踪       搜索
 D.识别      寻找       追踪

(2)  关于鹰眼的特点,以下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鹰眼能搜索、观测细小的目标。
 B.鹰眼比人眼看得更广、更远。
 C.鹰眼比人眼的视野广阔得多。
 D.鹰眼的视野广阔、视敏度高。

(3)  以上文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
 A.鹰眼的功能及其仿生。
 B.鹰眼的构造、功能及仿生。
 C.鹰眼与人眼在构造、功能上的差异。
 D.电子鹰眼的构造原理和作用。

(4)  文中标有①、②、③的三个假设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是(    )。
 A.先并列后层进                B.先层进后并列
 C.都是并列关系                D.都是层进关系

5. 阅读余光中诗歌《乡愁》,完成下列各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2)  本诗中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夸张          D.对偶

(3)  以下对这首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具有结构美的特点,整齐中有变化,全诗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均衡对称,又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
 B.这首诗体现了音乐美的特点,回旋往复,一唱三叹,“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里头)”四次重复,使全诗舒缓、柔美而略带哀伤。
 C.这首诗具有语言美的特点,语言质朴,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D.这首诗的尾韵,除“头”字是有规律的重复以外,其他如:“墓”、“峡”并不押韵,因而音乐美的特点被冲淡了。

6. 阅读吴组缃《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有人说我国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等。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传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切。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做“志”。“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比如《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他在序中提出他的文学定义,即“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但这时他所指的文学只包括诗、文、赋,并不包括小说。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还是进入唐代之后的事。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陈鸿写《长恨歌传》、白行简写《李娃传》等等,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不再是历史性质的东西了。唐代小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想象虚构与讲求文采,这就同过去的作品有所区分。参照萧统的文学定义看,虚构、想象正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则正是讲求文采。从此,小说便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了,但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也并没有停止。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宋代的小说大致是根据史事记载完成的,没有什么虚构和富有文采的创作加工,同唐代小说大不相同。后来人们写了各个朝代的历史小说,大多走了宋代传奇的路子,即按照史书的记载编写的,作为文学作品是失败的。
 这时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术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跃的人物性格见长;这就与专供人阅读的小说有了明显的不同风格,因为它们是植根于讲给人听的说书艺术的。
 由这里再发展,便成为文人的独立的创作。这时不再拿民间的东西来加工了,而主要是自己创作。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写的都是非凡的人物、不寻常的英雄;而《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及其生活的道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红楼梦》的道路,是《金瓶梅》所开创出来的。到了《红楼梦》,中国古代的现实主义小说,就走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

(1)  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鲁迅起的“志人、志怪”的名字很恰切。
 B.说明最初的小说源于民间。
 C.说明最初的小说是一种历史的记载。
 D.说明最初的小说被作为史实看待。

(2)  关于小说的起源,有两种说法:①小说源于劳动。(见《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②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对这两种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法①指小说的源头是劳动,说法②指小说的源头是神话传说。
 B.说法①指小说的源头是劳动,说法②指小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神话传说。
 C.说法①指小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劳动,说法②指小说的源头是神话传说。
 D.说法①指小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劳动,说法②指小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神话传说。

(3)  从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金瓶梅》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不属于同一阶段,《金瓶梅》和《红楼梦》也不属于同一阶段。
 B.《金瓶梅》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不属于同一阶段,《金瓶梅》和《红楼梦》则属于同一阶段。
 C.《金瓶梅》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属于同一阶段,《金瓶梅》和《红楼梦》不属于同一阶段。
 D.《金瓶梅》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属于同一阶段,《金瓶梅》和《红楼梦》也属于同一阶段。

(4)  下列作品排序符合上文所述的小说发展脉络的是(    )。
 A.《山海经》——宋话本——《西游记》——《金瓶梅》
 B.神话传说——宋话本——《李娃传》——《红楼梦》
 C.《穆天子传》——《水浒传》——《长恨歌传》——《金瓶梅》
 D.神话传说——唐传奇——《金瓶梅》——《三国演义》

(5)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给小说做出明确定义的是梁代的萧统。
 B.“话本”即“话本小说”,是宋代兴起的。
 C.作者说“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陈鸿写《长恨歌传》、白行简写《李娃传》等等,都是依照传说创作而成”,可见《长恨歌》是一部传奇小说。
 D.《金瓶梅》是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署名是兰陵笑笑生。

7. 阅读莫泊桑《项链》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她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____,墙壁的____,家具的____,衣料的____,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帏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每当她在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圆桌边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对面,她的丈夫揭开汤锅的盖子,带着惊喜的神气说:“啊!好香的肉汤!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时候,她就梦想到那些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梦想到那些持在墙上的壁衣,上面绣着古装人物,仙境般的园林,奇异的禽鸟,梦想到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者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可是她再也不想去看望她了,因为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地哭好几天。

(1)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A.破旧         黑暗         黯淡        粗陃
 B.寒伧         黯淡         粗陋        破旧
 C.黯淡         破旧         寒伧        粗陋
 D.寒伧         黯淡         破旧        粗陋

(2)  以上描述表现了玛蒂尔德(    )。
 A.对美的追求。
 B.希望能有漂亮的衣服和珠宝。
 C.想摆脱寒酸平庸的生活而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贵夫人。
 D.想摆脱寒酸平庸的生活而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尊重的小姐。

(3) 对文段第一句加粗的“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也”字可有可无,应该删去。因为这里表示的是“同样”的意思,这一句是文章首句,前文无照应,删去更简洁。
 B.“也”表示语气的强调,强调玛蒂尔德的美丽动人,表达作者的惋惜之情。
 C.“也”表示语气的语调,强调玛蒂尔德的美丽动人,对她的出身表示同情。
 D.“也”表示强调,强调玛蒂尔德的美丽动人,对她性格发展、不幸遭遇有铺垫作用。

8. 阅读王磊《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机器人技术是一门涉及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运动学、生物力学、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仿生学、神经网络、材料科学等许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下个世纪这些学科的发展都将极大地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前进。而作为21世纪主导科技——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更会为机器人技术开辟广阔而具开拓性的发展空间。
 我们不难想像,在21世纪,机器人将拥有更加类人化的外形,能精确模仿人类的各种动作甚至复杂的面部表情;机器人还将拥有更加敏锐的感觉系统,此外,通信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使机器人具备“千里眼”和“顺风耳”成为可能;机器人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能力将更加发达,它们判断、分析问题的速度、全面性、准确性以及自学能力都会大大提高;机器人与人类进行正常交流也将不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21世纪的机器人将会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投身到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机器人技术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  以下对21世纪机器人的发展判断不准确的是(    )。
 A.21世纪的机器人将具有更为类人化的外形,甚至能模仿人类复杂的面部表情。
 B.21世纪的机器人将可能与人类进行正常的交流。
 C.21世纪的机器人与人类在智力上的差异将不复存在。
 D.21世纪机器人的发展程度将取决于人类在电子、机械、人工智能、生物力学、信息处理、仿生学、材料学等多领域的发展程度。

(2)  以下不属于21世纪机器人发展需要的相关条件的是(    )。
 A.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生物力学、仿生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不断进步。
 B.通信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
 C.传感器技术、神经网络、材料学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D.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

(3)  为什么说21世纪的机器人技术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
 A.机器人应用将深入到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
 B.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各种学科、技术的进步程度。
 C.机器人具备高效、精确、不知疲倦的特性,能更好地参与到研究与建设工作中。
 D.机器人在世界产业的自动化进程中作用极为重要。

9. 阅读路甬祥《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21世纪的大学,尤其是研究教育型大学将变得更加综合。人类知识体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领域的划分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而现代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交叉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要求综合素质。   ____大学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综合化,____需要理工的结合,____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结合,____需要艺术与科技和管理的结合。
 由于以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全球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时代特点,决定了21世纪大学教育必然具有信息化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微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管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不仅成为理工学科,也成为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的必修主干课程。计算机和网络将成为学校科研教育不可替代的基础平台和教学手段,并跨越校园成为全球性教育资源和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方式与通道。计算机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综合数据网络技术等将深刻地影响大学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科学研究手段。对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1)  以下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综合化、信息化是21世纪研究教育型大学发展的方向。
 B.现代信息技术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的观念、方式和内容。
 C.人类知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划分是完全没必要的。
 D.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将会越来越多且必要。

(2)  以下不属于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的是(    )。
 A.教育资源可全球共享、社会共享。
 B.教育手段更新快,且日益多样化。
 C.教育内容应用性强,注重学科间的交互融合。
 D.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高。

(3)  本文的行文特色是(    )。
 A.深入浅出,语言精炼,以理服人。
 B.文字简炼,结构严谨,语言有力。
 C.语言准确平实,有理有据,论述生动。
 D.语言严密,逻辑性强,适当运用修辞。

(4) 下列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因而        不仅        而且        甚至
 B.所以        不仅        还          而且
 C.因而        不但        还          而且
 D.所以        不但        而且        更

10. 阅读王力《请客》中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人是最喜欢请客的一个民族。从抢付车费,抢会钞,以至于大宴客,没有一件事不足以表示中国是一个礼让之邦。我的钱就是你的钱,你的钱也就是我的钱,大家不分彼此;你可以吃我的,用我的,因为咱们是一家人。这种情形,西洋人觉得很奇怪。请恕我浅陋,我没有见过西洋人抢付过车费,或抢会过钞。我们在欧洲做学生的时代,因为穷,大家也主张“西化”,饭馆里吃饭,各自付各自的钱,相约不抢着会钞。西洋人宴客是有的,但是极不轻易有一次,最普通的只是来一个茶会,并不像中国人这样常常请朋友吃饭。这些事情,都显得中国人比西洋人更慷慨更会应酬。
 其实,中国人这种应酬是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不花钱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等等,受惠的人应该是高兴的。一高兴,再高兴,三高兴,高兴的次数越多,被请的人对于请客的人就越有好印象。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高,他可以“有求必应”,助我升官发财;如果被请的人比我的地位低,他也可以到处吹嘘,逢人说项,增加我的声誉,间接地于我有益。中国人向来主张“受人钱财,与人消灾”的,不花钱而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也就等于受人钱财,若不与人消灾,就该为人造福。由此看来,请客乃是一种“小往大来”的政策,请客的钱不是白花的。知道了这一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为什么对于亲弟兄计较锱铢,甚至对于结发夫妻不肯“共产”的人,为请客而挥霍千金,毫无吝色;又明白为什么家无儋石,对泣牛衣的人偏有请客的闲钱。原来大多数人的请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权谋!

(1)  以上两段分别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
 A.对比论证          归纳论证
 B.类比论证          因果论证
 C.类比论证          归纳论证
 D.对比论证          演绎论证

(2)  作者认为大多数人请客的目的是什么?(    )
 A.希望被请的人助自己升官发财。
 B.希望被请的人为自己提高声望。
 C.为了从被请的人处博取更多的利益,采用的是小往大来的政策。
 D.与被请的人关系融洽,不分彼此。

(3)  文中哪一句是第2段的论点?(    )
 A.中国人这种应酬是利用人们喜欢占便宜的心理。
 B.不花钱可以白坐车,白吃饭,白看戏,等等,受惠的人应该是高兴的。
 C.请客乃是一种“小往大来”的政策,请客的钱不是白花的。
 D.原来大多数人的请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慷慨,而是权谋!

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 (共38小题)

1.(1)D (2)C (3)A


2. (1)D (2)A (3)B (4)C (5)C


3. (1)B (2)B (3)B (4)C (5)A


4. (1)B (2)D (3)A (4)C


5. (1)A (2)D (3)D


6. (1)D (2)C (3)B (4)A (5)D


7. (1)D (2)C (3)D


8. (1)C (2)D (3)B


9. (1)C (2)D (3)B (4)A


10. (1)A (2)C (3)D

推荐查看:

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2018年12月考试工作安排

远程教育各院校统考科目汇总

自考、成考和远程的区别,你知道吗?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考生对于远程教育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点击加入以下qq群远程教育考试学习进行交流。群成员专享:进群和老客交流,第一时间掌握远程最新资讯和动态信息。

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微博,这里第一时间发布最新自考、成考、远程考试热点信息。

中国教育在线新浪微博二维码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远程院校

相关推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