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综合练习题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 ]
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刘向
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 ]
A、1927 年 B、清代 C、汉代 D、元代
5、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
A、中国文明的实质 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 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
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
A、南霁云 B、于嵩 C、贺兰进明 D、许远
8、《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 ]
A、柳州 B、永州 C、苏州 D、徐州
9、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王安石 D、苏洵
10、“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 ]
A、《春秋》 B、《论语》C、《尚书》 D、《左传》
11、《再别康桥》是一首[ ]
A、咏物诗 B、借景抒发个人情怀的抒情诗 C、政治抒情诗 D、散文诗
12、“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 ]
A、温柔而沉静 B、超绝而威严 C、神秘而有容 D、乐观而深沉
13、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表情描写 C、铺垫手法 D、侧面烘托手法
14、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 ]
A、李商隐 B、王昌龄 C、李白 D、杜甫
15、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 ]
A、曹操 B、陆游 C、辛弃疾 D、苏轼
16、《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7、《东篱乐府》是[ ]
A、诗集 B、词集 C、曲集 D、文集
18、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 ]
A、李白 B、李商隐 C、杜甫 D、王维
19、孙犁的作品多以[ ]农村为背景。
A、河南 B、河北 C、湖南 D、山西
20、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说之理是[ ]家之理。
A、儒 B、佛 C、道 D、法
21、诙谐幽默、寓悲于喜,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国作家。
A、英 B、法 C、美 D、俄
22、李斯《谏逐客书》中所写的重在四面扩张的秦国君王是[ ]
A、缪公 B、孝公 C、惠王 D、昭王
23、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白居易 D、苏轼
24、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
A、幽居养静 B、熟习辞令 C、改变气质 D、增长才干
25、柳永《八声甘州》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 ]
A、羁旅思乡之苦 B、伤春惜时 C、亡国之痛 D、情场失意
26、《左传》的记史方式是[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本末体
27、《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
A、李伶 B、严嵩 C、顾秉谦 D、杨继盛
28、下列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
A、茅盾 B、鲁迅 C、郭沫若 D、成仿吾
29、李白《行路难》中用以表现自己自信之情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
A、吕尚 B、伊尹 C、宗悫 D、曹操
30、杜甫的《登高》属于[ ]
A、七律 B、七绝 C、五律 D、五绝
31、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辛弃疾 D、韩愈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33、《亭林诗文集》的作者是[ ]
A、顾炎武 B、欧阳修 C、柳宗元 D、韩愈
34.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
A、班固 B、茅盾 C、巴金 D、鲁迅
35.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辛弃疾
36.七斤、八一嫂和赵七爷是鲁迅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
A、《狂人日记》B、《伤逝》C、《祝福》D、《风波》、
37.《香市》一文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
A、倒叙 B、铺叙 C、讽刺 D、对比
38.姚纳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
A、《米龙老爹》B、《苦恼》C、《麦琪的礼物》D、《风波》
39.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
A、父子失和 B、与戏子平等交往
C、鄙视动名利禄,不走仕途经济之路 D、被人挑拨,枉加罪名
40.“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出自于[ ]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B、《声声慢》[寻寻觅觅]C、《长亭送别》D、《前赤壁赋》
41.“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出自于[ ]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从军行》C、《关山月》D、《短歌行》
42、在《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 ]
A、年老多病 B、儿子死了 C、生活艰难 D、苦恼无处诉说
43、易安居士是指[ ]
A、辛弃疾 B、王安石 C、苏轼 D、李清照
44、陆游《书愤》中高度概括历史事实与自身经历的名句是[ ]
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D、《出师》一表真名世,行载谁堪伯仲间
45、《诗经·氓》中运用比兴的诗句有[ ]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46、“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 ]
A、《秋水》 B、《冯谖客孟尝君》 C、《逍遥游》 D、《召公谏厉王弭谤》
47、《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
A、“家门和顺” B、“长宜子孙” C、“光明正大” D、“顽廉懦立”
48、《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 ]
A、思慕贤才 B、礼遇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49、王维在《山居秋暝》诗中,流露出隐居山中之意的诗句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0、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
A、送别词 B、羁旅行役词 C、怀古词 D、中秋词
51、《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A、明月、江水、秋花 B、江水、明月、清风 C、清风、黄花、梧桐 D、清风、明月、芦荻
52、《风波》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张勋复辟 D、护国运动
5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 ]
A、李斯《谏逐客书》B、李密《陈情表》C、李清照《声声慢》D、曹操《短歌行》
55、“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 ]
A、《冯谖客孟尝君》B、《秋水》C、《谏逐客书》D、《逍遥游》
56、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是[ ]
A、陶渊明 B、王维 C、孟浩然 D、李白
57、《无题》[相见是难别亦难]是一首[ ]
A、七律 B、五律 C、乐府诗 D、七古
58、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 ]
A、书信 B、小说 C、辞赋 D、奏疏
59、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什么体散文?[ ]
A、奏疏 B、书信 C、辞赋 D、小说
60、司马迁《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是( )
A、世家 B、本纪 C、列传 D、书
61、下列《陌上桑》诗句中,在描写罗敷美貌时采用了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 C、来归相怨怒 D、紫绮为上襦
62、近代最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 ]
A、梁启超 B、鲁迅 C、胡适 D、周作人
63、《谏逐客书》进谏的对象是[ ]
A、秦二世 B、秦穆公 C、秦王赢政 D、秦惠王
64、作品具有独特的“含泪的微笑”风格的作家是[ ]
A、莫泊桑 B、屠格涅夫 C、培根 D、欧·亨利
65、从内容上看,《氓》是一首[ ]
A、田园诗 B、弃妇诗 C、讽喻诗 D、爱情诗
66、巴金描写旧式家庭的腐朽和对人性的摧残的作品是[ ]
A、《寒夜》B、《灭亡》C、《激流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
67、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风波》B、《孔已己》C、《狂人日记》D、《阿 Q 正传》
68《种树郭橐驼传》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
A、拟人方法 B、讽刺方法 C、夸张方法 D、类比方法
69、下列语句中,“且”字做“将”解的是[ ]
A、且固命也 B、虏多且近 C、杀其骑且尽 D、且广年六十余已
70、《日出》的作者是[ ]
A、老舍 B、田汉 C、丁西林 D、曹禺
71、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
72、《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 ]
A、记叙文 B、说明文 C、小品文 D、议论文
73、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
74、鲁迅的《风波》选自[ ]
A、《呐喊》B、《彷徨》C、《野草》D、《故事新编》
75、《日出》中的黄省三是[ ]
A、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底层的弱者和小人物 B、二十年代中国新崛起的民族资本家
C、三十年代中国城市里的银行家 D、四十年代中国城市里的投机商人
76、下列诗歌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
A、《氓》 B、《国殇》 C、《短歌行》[其一] D、《上邪》
77、表现崔莺莺对现实不满更为强烈的曲词是[ ]
A、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B、有梦也难寻觅。
C、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D、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78、被誉为“曲状元”的是[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王实甫 D、白朴
79、“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象征、比喻 B、拟人、比喻 C、双关、比喻 D、象征、拟人
80、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柳永 D、晏殊
81、《关山月》是一首[ ]
A、七律 B、乐府旧题诗 C、新乐府诗 D、七绝
82、鲁迅短篇小说集是[ ]
A、《彷徨》B、《野草》C、《朝花夕拾》D、《华盖集》
83、“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中“欲驰还走”的正确译文是[ ]
A、想要骑马追行 B、想要快速逃跑 C、想要放马奔跑 D、想要骑着马加速往回跑
84、《断魂枪》写的悲剧是[ ]
A、王三胜的失败 B、拳师沙子龙被人遗忘 C、孙老者的沦落 D、江湖艺人的命运
85、下列作品中属于奏章的是[ ]
A、《答司马谏议书》B、《报刘一丈书》C、《谏逐客书》D、《答李翊书》
86、下列诗歌中属于律诗的是[ ]
A、杜牧《泊秦淮》B、陆游《关山月》C、李白《行路难》D、王维《山居秋暝》
87、苏轼《前赤壁赋》是一篇[ ]
A、骚体赋 B、大赋 C、抒情小赋 D、文赋
88、《米龙老爹》的故事背景是[ ]
A、1848 年革命 B、1870 年的普法战争 C、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D、1830 年七月革命
89、下列诗人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的是[ ]
A、李白 B、孟浩然 C、王昌龄 D、杜甫
90、散文诗《门槛》的作者是[ ]
A、培根 B、屠格涅夫 C、欧·亨利 D、契诃夫
9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
A、仕途失意 B、伤春惜别 C、羁旅行役之苦 D、怀古叹今之悲
92、鲁迅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
A、张勋复辟 B、辫子事件 C、赵七爷的竹布长衫 D、九斤老太的唠叨
93、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
A、清新俊逸 B、沉郁顿挫 C、苍凉悲壮 D、沉哀凄苦
94、“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用典、比喻 B、夸张、对偶、比喻 C、对偶、比喻、拟人 D、用典、夸张、对偶
9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A、叠字 B、夸张 C、拟人 D、比喻
96、冰心的《往事》(一之十四)是赞美大海的,作者却在开头写道:"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
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这里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
A、对比反衬 B、欲扬先抑 C、侧面烘托 D、铺垫渲染
97、《麦琪的礼物》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分别是[ ]
A、姚纳和万卡 B、安娜和吉姆 C、吉姆和德拉 D、罗密欧和朱丽叶
98、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 ]
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99.下列文章中,体现了“以民为本”思想的是[ ]
A.《种树郭橐驼传》B.《季氏将伐颛臾》C.《寡人之于国也》D.《秋水》
100.“望洋兴叹”这一成语出自[ ]
A、《秋水》B、《季氏将伐颛臾》C、《寡人之于国也》D、《郑伯克段于鄢》
答案:
1、B 2、A 3、A 4、D 5、D 6、A 7、C 8、B 9、B 10、B
11、B12、C 13、D 14、B 15、B 16、C 17、C 18、B 19、B 20、C
21、C22、C 23、B 24、B 25、A 26、B 27、C 28、A 29、C 30、B
31、B 32、B 33、A 34、D 35、C 36、D 37、D 38、B 39、C 40、C
41、C 42、D 43、D 44、B 45、B 46、B 47、B 48、A 49、D 50、D
51、B 52、C 53、A 54、B 55、B 56、A 57、A 58、D 59、B 60、C
61、C 62、A 63、C 64、D 65、B 66、C 67、C 68、D 69、C 70、D
71、B 72、D 73、D 74、A 75、A 76、C 77、C 78、B 79、B 80、C
81、B 82、A 83、D 84、B 85、C 86、D 87、D 88、B 89、C 90、B
91、C 92、B 93、B 94、B 95、A 96、B 97、C 98、C 99、C 100、A
推荐查看: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考生对于远程教育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点击加入以下qq群进行交流。群成员专享:进群和老客交流,第一时间掌握远程最新资讯和动态信息。
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微博,这里第一时间发布最新自考、成考、远程考试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