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考试试题-入学测试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题及答案(机考单选题)

2018-11-01 中国教育在线 http://yc.eolce.com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机考复习题库(单选题)


一、基础知识(共100小题)。
1. 《李将军列传》选自()
A.《国语》B.《战国策》C.《史记》 D.《左传》
.标准答案:C

2.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最能体现“兼怀子由”的词句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标准答案:A

3. 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A.五帝时代;B.商、周时代
C.“三代之英”时代 D.春秋时代
.标准答案:C

4. 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事件B.辫子事件
C.张勋复辟事件D.六斤裹脚事件
.标准答案:B

5.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标准答案:B

6. 下面哪部作品的出版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A.《家》B.《呐喊》
C.《春蚕》D.《骆驼祥子》
.标准答案:B

7. 柳永的词集是()
A.《乐章集》;B.《漱玉词》;
C.《淮海词》;D.《珠玉集》
.标准答案:A

8. 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A.《骆驼祥子》;
B.《茶馆》;
C.《龙须沟》;
D.《月牙儿》
.标准答案:A

9. 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国语》
.标准答案:B

10. 《宝玉挨打》中,说“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这句话的是()
A.袭人B.林黛玉C.贾母D.王夫人
.标准答案:A

11. 《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的四个大字是()
A.礼义廉耻B.光明正大C.家门和顺D.长宜子孙
.标准答案:D

12. 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D.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标准答案:D

13. 《宝玉挨打》中描写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这个人物是()
A.黛玉B.宝钗C.王熙风D.袭人
.标准答案:B

14. 《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A.弹铗而歌;B.焚券市义;C.营造三窟;D.乘车过友
.标准答案:B

15. 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
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标准答案:C

16. 小说《苦恼》中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展示了“人与马”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又构成了()
A.对比关系B.类比关系C.象征关系D.层递关系
.标准答案:A

17.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三句交融运用了()
A.夸张、排比、比喻B.比喻、拟人、排比
C.借代、对偶、拟人D.拟人、夸张、对偶
.标准答案:B

18. 贾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A.与小旦琪官交往;B.淫辱母婢金钏;
C.贾环的拨弄是非;D.背离封建礼教
.标准答案:D

19.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A.《论语》;B.《孟子》;C.《左传》;D.《战国策》
.标准答案:A

20. 《日出》中没有下面哪一个人物()
A.翠翠;B.陈白露;
C.翠喜;D.小东西
.标准答案:A

21. 《论学问》一文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B.娱乐
C.增长才识D.装饰
.标准答案:A

22.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B.《季氏将伐颛臾》
C.《大同》D.《秋水》
.标准答案:A

23. 鲁迅《灯下漫笔》中“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一句使用的修辞是()
A.比喻B.夸张C.反语D.借代
.标准答案:C

24. 有“曲状元”之称的元曲作家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张养浩;D.王实甫
.标准答案:B

25. 苏轼《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所采用的手法有()
A.比喻、对偶;B.对比、比喻;
C.对偶、对比;D.拟人、对比
.标准答案:C

26. 下列成语出于庄子《秋水》的是()
A.贻笑大方、分崩离析;B.望洋兴叹、祸起萧墙
C.分崩离析、祸起萧墙;D.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标准答案:D

27.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
A.书信B.小说C.词赋D.奏疏
.标准答案:D

28.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排比;C.鼎足对;D.拟人
.标准答案:C

29. 朱自清《背影》一文的结构线索是()
A.横式结构B.纵式结构C.纵横结构D.自由结构
.标准答案:B

30.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
A.悼亡词B.中秋词C.端午词D.爱情词
.标准答案:B

31.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 A.美景依旧,故人已老B.岁月流逝,青春不再
C.故国宫殿,令人牵挂D.江山易主,物是人非
.标准答案:D

32. 我国先秦时期,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左丘明;D.庄子
.标准答案:B

33. “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 A.培根B.莫泊桑 C.富兰克林D.契诃夫
.标准答案:A

34. 在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的象征意义是()
A.革命事业 B.参加革命的条件
C.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D.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标准答案:C

35. 《氓》选自《诗经·风》中的()
A.王风; B.秦风;C.卫风;D.郑风
.标准答案:C

36.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A.爱情失意; B.羁旅行役之苦;
C.故国之思; D.伤春惜时
.标准答案:B

37. 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
A.《论语》B.《春秋》C.《左传》D.《史记》
.标准答案:D

38.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抒写的是()
A.美景依旧,人事已非B.对故国宫殿衰败的痛惜
C.故国宫苑中美好的时光D.亡国的伤痛与哀怨忧愁
.标准答案:D

39. “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A.《论语》B.《孟子》C.《左传》D.《战国策》
.标准答案:A

40. 《灯下漫笔》一文向青年所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A.如何读书B.改造国民性C.如何绘画D.创建新时代
.标准答案:D

41.《氓》从表现方法上说是一首( )
A: 劝诫诗; B: 叙事诗; C: 抒情诗; D:讽谏诗
标准答案:B

42.孟子和孔子同属( )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名家学派
标准答案:A

43.“天下为公”出自( )
A: 《礼记·礼运》;B: 《礼记·大学》
C: 《礼记·中庸》;D: 《论语·为政》
标准答案:A

44.《季氏将伐颛臾》以驳论为主,展开的形式是( )
A: 人物对话 ;B: 叙述历史; C: 成语格言; D: 现实事例
标准答案:A

45.庄子《秋水》篇中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 演绎法; B: 归纳法; C: 类比法; D: 对比法
标准答案:A

46.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
A: 无限的; B: 有限的; C: 巨大的; D: 重要的
标准答案:B

47.选出下面几句中直接描写将士们英勇作战的诗句( )
A: 霾两轮兮絷四马; B:援玉枹兮击鸣鼓
C: 天时怼兮威灵怒; D:严杀尽兮弃原野
标准答案:B

48.《冯谖客孟尝君》通过“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典型情节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对孟尝君的言行描写在这里主要是( )
A:衬托;B:反讽;C:隐喻;D:类比
标准答案:A

49.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
A: 道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人本思想; D: 民本思想
标准答案:D

50.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是( )
A: 曹操; B: 谢灵运; C: 韩愈; D: 欧阳修
标准答案:A

51.被苏轼赞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
A:王维;B:孟郊;C:李白;D:贾岛
标准答案:A

52.我国诗歌史上其诗被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
A:屈原;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陆游
标准答案:B

53.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 )
A:豪放飘逸;B: 慷慨悲凉; C:自然平淡;D: 沉郁顿挫
标准答案:D

54.白居易《杜陵叟》中由第三人称叙述开始改为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诗句是( )
A: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B: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C: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标准答案:B

55.“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乾。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柳宗元;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标准答案:C

56.《种树郭橐驼传》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夸张;B:对比;C: 讽刺; D:象征
标准答案:B

57.《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
A: 抒情与叙事并重; B: 议论与叙事并重
C: 议论与抒情并重; D: 描写与抒情并重
标准答案:B

58.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 )
A: 醉翁; B: 永叔; C: 六一居士; D: 易安居士
标准答案:C

59.《长亭送别》中莺莺最深沉的愁情忧虑是( )
A: 张生的金榜题名;B: 今宵的离愁别恨
C: 母亲的干涉;D: 他日的被弃掷
标准答案:D

60.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之后,紧接着所写的是( )
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B: 尽西风、季鹰归未
C: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标准答案:D

61.“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对偶、用典;B: 排比、比喻、夸张
C: 对偶、拟人、用典;D: 拟人、对比、对偶
标准答案:A

62.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

A: 遥岑远目; B: 献愁供恨; C: 玉簪螺髻; D: 求田问舍
标准答案:B

63.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 )
A: 塞上长城; B: 江南游子; C: 千骑拥高牙; D: 龙城飞将
标准答案:B

64.辛弃疾《水龙吟》中运用典故表达壮志未酬、时光虚度的感伤之情的是( )
A: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B: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标准答案:C

65.下列词句中,表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是( )
A: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B: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C: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标准答案:B

66.宋代词坛上开创豪放一派的作家是( )
A: 欧阳修; B: 辛弃疾; C: 柳永; D: 苏轼
标准答案:D

67.苏轼《前赤壁赋》主要描写的景物是( )
A: 清风、明月、江水; B: 明月、山川、湖泊
C: 江水、孤舟、晚霞; D: 小岛、孤舟、清风
标准答案:A

68.“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修辞是( )
A: 夸张、比喻、用典;B: 夸张、比喻、对偶
C: 对偶、比喻、拟人;D: 用典、比喻、对偶
标准答案:B

69.苏轼《前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对偶;B: 排比、比喻;C: 对偶、拟人; D: 拟人、对比
标准答案:C

70.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因听到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的关于人生无常的观点,表现了作者( )
A: 悲观的人生态度; B: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理想
C: 寄情诗酒,放浪山水的人生追求; D: 尽情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
标准答案:A

7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之后,紧接着的是( )
A: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C: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标准答案:C

7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的祝愿是( )
A: 能找到称心的伴侣; B: 过隐逸的生活
C: 健康长寿,祈求团圆; D: 仕途发达升迁
标准答案:C

73. 《报刘一丈书》中“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 夸张; C: 反语; D: 拟人
标准答案:C

74. 《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是明末清初的( )
A:诗人; B:戏曲家;C:小说家;D:诗文家
标准答案:D

75.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
A:《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D: 《聊斋志异》
标准答案:C

7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抒写羁旅之情的方法主要是( )
A: 直抒胸臆;B: 借景抒情;C: 寓情于事; D: 寓情于理
标准答案:B

7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概括全篇主旨的“曲眼”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B: 小桥流水人家;C: 古道西风瘦马; D: 断肠人在天涯
标准答案:D

78.《西厢记》的作者是( )
A: 关汉卿;B: 马致远;C: 王实甫; D: 郑光祖
标准答案:C

79.《我爱这土地》一诗着力刻画的象征性形象是( )
A: 鹰;B: 土地; C: 鸟;D: 暴风雨
标准答案:C

80. 徐志摩所属的社团是( )
A: 创造社;B: 新月社; C: 文学研究会;D: 语丝社
标准答案:B
81. 《张中丞传后叙》中 “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指的是( )
A.洛阳B.长安C.睢阳D.汴州
标准答案:C
82. 《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 )
A.慷慨激昂B.平易质朴C.含蓄委婉D.刚柔相济
标准答案:D

8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夸张B.比喻、拟人C.比喻、借代D.夸张、拟人
标准答案:A

84. 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
A.采用典故B.采用口语
C.用经史语D.化用前人诗词成句
标准答案:B

85. 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
A.边塞诗B.闺怨诗C.田园诗D.哲理诗
标准答案:A

86.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引发作者故乡之思的主要景物是()
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细雨
标准答案:B

87.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中运用神话传说抒情的句子是()
A.东风无力百花残B.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呤应觉月光寒D.青鸟殷勤为探看
标准答案:D

88. 王维《山居秋瞑》是一首()
A.七律B.七绝C.五律D.五绝
标准答案:C

89. 杜甫的《蜀相》是一首()
A.山水诗B.田园诗C.边塞诗D.怀古诗
标准答案:D

90. “范进中举”的故事出于()
A.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B.吴敬梓《儒林外史》
C.蒲松龄《聊斋志异》D.刘鹗《老残游记》
标准答案:C

91. 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 )
A.屈原B.杜甫C.白居易D.陆游
标准答案:B

92. 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学家是( )
A.曹操B.谢灵运C.韩愈D.欧阳修
标准答案:C

93. 辛弃疾与苏轼并称( )
A.婉约词人B.北宋词人C.风雅词人D.豪放词人
标准答案:D

94. 古语“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B.《郑伯克段于鄢》
C.《诗经》D.《秋水》
. 标准答案:C

95. 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源自于中国古代的 ()
A.农家学派B.儒家学派C.墨家学派D.道家学派
标准答案:B

96. 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抒情方式是()
A.借景抒情B.引典抒情
C.化前人成句抒情D.直抒胸臆
标准答案:A

97.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所言“王道”的意思是()
A.称王天下的方法B.用仁政治理天下
C.夺取王位的方法D.用武力统一天下
标准答案:B

98. 《九歌·国殇》的风格是()
A.刚健豪壮B.沉郁顿挫C.慷慨悲凉D.奔放豪迈
标准答案:A

99. 《郑伯克段于鄢》中详写的是()
A.战争的场面B.战争成败的原因
C.兄弟失和的经过D.郑伯克段的过程
标准答案:B

100.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赞美()
A.冯谖B.孟尝君C.李广D.程不识
标准答案:C

推荐查看:

2018年12月网络教育统考考试报名指南

2018年12月各院校网络教育统考时间汇总

2018年12月网络教育统考备考冲刺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考生对于远程教育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点击加入以下qq群远程教育考试学习进行交流。群成员专享:进群和老客交流,第一时间掌握远程最新资讯和动态信息。

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微博,这里第一时间发布最新自考、成考、远程考试热点信息。

中国教育在线新浪微博二维码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远程院校

相关推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