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国教育在线远程频道为大家提供的2019年网络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有需要的考生请自取。
一、文学学识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论点的一组是( )
A.忧劳与逸豫 B.盛与衰
C.天命与人事 D.满与谦
2.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 )
A.咏物诗 B.借景抒发个人情怀的抒情诗
C.政治抒情诗 D.散文诗
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君不见,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的抒情方式是( )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议论抒情
4.下列诗歌中,在描写罗敷美貌时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
C.来归相怨怒 D.紫绮为上襦
5.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A.《国殇》 B.《楚辞》
C.《九歌》 D.《九章》
6. 《故都的秋》一文主要描绘了( )
A.南国的秋 B.北京的秋色
C.北国的景 D.秋天的奇景
7. 茅盾的《香市》一文选自他某种的散文集( )
A.《闲书》 B.《速写与随笔》
C.《话匣子》 D.《印象·感想·回忆》
8. “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 )
A.《秋水》 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 D.《寡人之于国也》
9. 北宋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词人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柳永 D.王安石
10.“三苏”是( )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
C.苏洵、苏舜钦、苏辙 D.苏轼、苏辙、苏舜钦
11. 闻一多曾提出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即新诗要有( )
A.理想美、思想美、形式美 B.色彩浓、回味永、意境
C.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D.节奏、韵味、意境
1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紧接“枯藤老树昏鸦”的句子是( )
A.小桥流水人家 B.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西下 D.断肠人在天涯
13. 短篇小说《断魂枪》所描写的时代背景是( )
A.古代社会 B.近代中国(辛亥革命)
C.元代 D.戊戌变法
14. 下列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的文句中,最能体现其文旨的是( )
A.寡人之民不加多 B.五十步笑百步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5.《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
A.回顾式写法 B.闭锁结构
C.片段写法 D.开放式结构
16. 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A.明月、江水、秋花 B.江水、明月、清风
C.清风、黄花、梧桐 D.清风、明月、芦荻
17.《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的是( )
A.于嵩读《汉书》事 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张巡慷慨就戮事 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
18.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 )
A.“顺民之天”以治国 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
C.种树要“顺木之天”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9.《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 )
A.句句骈偶 B.主客对话
C.借景抒情 D.通篇押韵
20.人们以“含泪的微笑”评价《麦琪的礼物》的独特风格,此“含泪的微笑”的意思是( )
A.悲剧中浸染着喜剧色彩 B.喜剧中浸染着悲剧色彩
C.生活艰难,精神乐观 D.情感真挚,喜极而泣
21.小说《***》所描写的事件背景是( )
A.1911 年辛亥革命 B.1919 年五四运动
C.1917 年张勋复辟 D.辫子事件
22.《米龙老爹》在情节叙述上的特点是( )
A.第一人称自叙 B.第一、第三人称互换
C.第二人称 D.第三人称
23. 契诃夫写有短篇小说( )
A.《米龙老爹》 B.《海鸥》
C.《羊脂球》 D.《苦恼》
24.《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 )
A.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B.采用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
C.追溯法 D.四条情节线交叉叙述
25.《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
A.慷慨悲凉 B.沉郁顿挫
C.明白晓畅 D.优美雅致
二、文学常识多项选择题
26.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 ( )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27.下列关于《宝黛吵架》一文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宝黛吵架》选自长篇章回小说《石头记》
B.作者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C.吵架起因是“金玉相对”说
D.宝黛吵架是假意试探
E.文中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方法
28.《苦恼》揭示的主题思想有( )
A.姚纳的漠然 B.下层劳动人民内心的痛苦
C.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 D.俄国社会的***与冷酷
E.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理解
29.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事实( )论证逐客是错误的。
A.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B.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C.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D.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E.爱异国物,为客者逐
30.《赤壁赋》下列句子属于对偶的有(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E.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1.下列作家属于唐宋派的有( )
A.张岱 B.唐顺之 C.茅坤 D.归有光 E.王慎中
32.下列杂剧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 )
A.关汉卿 B.白朴 C.王实甫
D.马致远 E.郑光祖
33.下列著作属于陆游的有( )
A.《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B.《剑南诗稿》
C.《老学庵笔记》 D.《指南录后序》 E.《入蜀记》
34.苏轼是( )。
A.宋代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
B.宋代古文家里最重视“文”的一位
C.诗歌由唐而宋转变过程申的枢纽
D.对宋诗能别开生面起关键作用的作家
E.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三、文言文阅读
(一)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于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35.《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 )
A.写人文章 B. 叙事文章
C.议论文章 D. 抒情文章
36.《郑伯克段于鄢》中详写的是( )
A.战争所以成败的原因 B.战争的场面
C.置姜氏于城颍的原因 D.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
37.《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征是 ( )
A.贪婪狂妄 B.老谋深算
C.褊狭昏聩 D.恪守孝悌
38.《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
A.《国语》 B.《史记》 C.《战国策》 D.《左传》
(二)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39.《关山月》是一首( )
A.新乐府诗 B. 古题乐府诗 C.七律 D. 七绝
40.《关山月》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抒情的( )
A.笛声 B.月夜 C.歌舞 D.泪痕
41.陆游是( )
A.北宋爱国诗人 B.南宋现实主义诗人
C.北宋现实义义诗人 D.南宋爱国诗人
42.《关山月》中表现朝廷对收复中原态度的诗句是( )
A.和戎诏下十五年 B.厩马肥死弓断弦
C.沙头空照征人骨 D.几处今宵垂泪痕
四、现代文阅读
(一)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彷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43.这一片段中作者提出的论点是( )
A.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 B. 一切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C.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 D.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
44.《论快乐》驳斥了这样的观点,即把快乐分成( )
A.感性的和理性的 B.苦和乐
C.肉体的和精神的 D.短暂的和永恒的
45.本段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
A.反问 B.拟人 C.排比 D.比喻
46.对“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用典”的修辞方法 B.其中不改其乐的人是指孔子
C.说明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
D.告诉我们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
(二)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47.本文为刻画一个慈父形象所选取的描写重点是( )
A.人物的面貌 B. 人物的背影
C.人物的行动 D. 人物的语言
48.本文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
A.对比手法 B.侧面描写
C.白描手法和侧面烘托 D.正面描写
49.朱自清发表的第一部散文集是( )
A.《背影》 B.《踪迹》
C.《你我》 D.《欧游杂记》
50.《背影》一文的最主要特点是( )
A.真实简明 B.闲适伤感
C.清丽典雅 D.以情至胜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C 2、B 3、B 4、C 5、C 6、B 7、C8、B 9、C 10、B
11、C 12、A 13、B 14、D15、C 16、B 17、B 18、A 19、B 20、
B 21、C 22、B 23、D 24、A 25、D
多选题
26、BCE 27、ABDE 28、BCD 29、ABCDE 30、BDE 31、BCDE 32、ABDE 33、 BCE
34、ABDE
文言文阅读
35、B 36、A 37、B 38、D 39、B 40、B 41、D 42、A
现代文阅读
43、A 44、C 45、D 46、C 47、B 48、C 49、B 5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