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开地区-黑龙江-考试报名

哈尔滨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2019-09-25 中国教育在线 http://yc.eolce.com

 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一)专业培养规格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科起点),两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能胜任文化、宣传、教学、管理、文秘等工作,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位目标

文学学士学位。

二、课程模块设置

本专业共设置7个模块,分别是: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 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补修课。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同时还设置师范、文秘两个方向。

(一)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地区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13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0 学分。

1.统设必修课:地区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英语Ⅱ(1)、英语Ⅱ(2)。

2.选修课:学位论文指南、英语Ⅲ(1)、英语Ⅲ(2)、学位外语(汉语)。

(二)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地区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含师范方向)为14学分,文秘方向为19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6学分。

1.统设必课

(1)汉语言文学(含师范方向):现代汉语专题、古代汉语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2)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言语交际、现代汉语专题、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秘书理论与实务、中国文化概观。

2.选修课

(1)汉语言文学专业:言语交际、中国文化概观、西方文化概观等。

(2)师范方向:言语交际、中国文化概观、西方文化概观等。

(3)文秘方向:西方文化概观、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外国文学专题等。

(三)专业课

该模块地区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含师范方向)为22学分,文秘方向为1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40学分。

1.统设必修课

(1)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外国文学专 题、中文学科论文写作、文论专题。

(2)师范方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外国文学专题、教育 学、心理学。

(3)文秘方向:专题写作、信息处理与档案管理、人际沟通。

 2.选修课

(1)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专题、艺术欣赏(汉本)、影视批评、比较文学概论、西方文论选读、东方文学名著选讲、中国古代文化讲座、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诸子散文研究、民间文学、语言学概论、汉语修辞学、语法研究、训诂学、现代汉字学等。

(2)师范方向:中文学科论文写作、文论专题、教育简史、现代教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比较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师礼仪概 论、中国古代文化要籍导读、语言学概论!本)、现代汉字学、汉语修辞学、语 法研究、东方文学名著选讲、西方文论选读、比较文学概论、艺术欣赏(汉 本)、影视批评等。

(3)文秘方向:秘书资格证书专题、客户服务、协同办公、文档设计、公共礼仪、秘书交际技术、形体训练(本)、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职业生涯规划, 其中,“秘书资格证书专题”为证书课程,获取证书的条件是修读该课程并通过 相关组织的考试。

(四)专业拓展课

该模块地区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9学分。

1.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近现代史、少年儿童文学、讲演与口才、传播与广 告、媒体与信息技术、社会心理学、法学基础知识、书法基本技巧、普通话水平等。

2.师范方向

交响音乐赏析、中国近现代史、少年儿童文学、讲演与口才、传 播与广告、媒体与信息技术、社会心理学、法学基础知识、书法基本技巧、普通话水平测试、秘书资格证书专题等。

3.文秘方向

书法基本技巧、秘书参谋职能概论、传播与广告、普通话水平测 试、媒体与信息技术、社会心理学、统计法规概论、法律文书、法学基础知识、现代管理综合专题、电子商务、行政管理概论、行政行为概论、WTO法律专题、 职业生涯规划!2)、素质教育、影视批评、交响音乐赏析、中国古代文化讲座、孙中山思想概论等。

(五)通识课

该模块地区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4学分。地区开放大学设置统一的通识课程平台,该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为2学分,所有专业适用此平台的课程;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地区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电大毕业证书的学生,若再次注册学习地区开放大学相关专业,原修专业巳注册过的通识课程,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和申请办理课程免修免考,此模块的最低毕业学分通过修读本 模块的其他通识课程获得。

(六)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统设必修,共8学分,由分部根据地区 开放大学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

(七)补修课

补修课是对于在注册试点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习中,部分不具备相同 专业专科学历的学生的必修课程,由分部组织考试,并计人毕业总学分。

本专业及各方向需要补修的课程是: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基础、外国文学基础,共12学分。

(八)统设必修课参加地区开放大学统一考试,选修课参加地区开放大学或分部。 

(九)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计人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十)相似课程不宜兼修,如兼修,只计其中一门课程的学分。 

(十一)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 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地区开放大学据此提供各学期课程教学支持服务。

四、毕业规则

本专业各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依次是:

(一)公共基础课:13学分;

(二)专业基础课:汉语言文学(含师范方向)18学分,文秘方向23学分;

(三)专业课:汉语言文学(含师范方向)25学分,文秘方向16学分;

(四)专业拓展课:3学分;

(五)通识课:2学分;

(六)综合实践:8学分;

(七)补修课:12学分。

本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71学分。各模块地区开放大学考试最低学分之和 为49学分,师范方向为49学分,文秘方向为44学分。

五、课程说明

(一)公共基础课

1.地区开放大学学习指南

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地区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本科、专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所有专业中开设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地区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学生在进人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远程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 应远程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 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为导向,从学习者如何完成地区 开放大学规定的专业学习任务的角度,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一个专业的学习,同时描述地区开放大学基本的学习方式,说明地区开放大学的 学习环境,解释地区开放大学学习平台上基本术语的含义,使学生能使用学习平 台的基本工具辅助完成学习活动,并且了解地区开放大学学生相关事务与管理规定,使学生初步具备利用现代远程技术在地区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能力。

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为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开设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适应开放教育、远程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尽快掌握计算 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计算机操作技能打下一个基础,为今后使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做好前期准备。因此,该课程是一门具有理论与实 践密切结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向学习者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习者的计算机应 用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使用计算机进行操作。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 格设计、网上浏览、电子邮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等。

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本课程是地区开放大学本科专业(工科专业除外)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统设必修,2学分,课内学时36学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完整地把握我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 发展和共同繁荣,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进步,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

(二)专业基础课

1.现代汉语专题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地区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学位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初步具备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深对现代汉语基础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研究兴趣,加深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修养更上一层楼。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解读、语音、语汇' 语法、文字、网络语言六个专题组成。与专科阶段的现代汉语课程和本科阶段的 语言学概论课程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古代汉语专题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地区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关汉字学基本知识,认识汉字的特点,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辨析汉字形体的能力,为今后学习汉字学以及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汉字形体特点、构造和演变的基础知识。

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巳有中国当代文学的基础上,通过研读有代表性 的当代作家作品以及重要文学现象,进一步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成果,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作家特色与文学现象的能力以及鉴赏 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①“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②当代 小说中的革命叙事;③“样板戏”与当代的“戏剧实验”;④“朦胧诗”与当代诗歌的探索;⑤新时期乡土小说;⑥女性写作;⑦先锋小说;⑧新写实小说; ⑨当代散文的多样化;⑩新派武侠小说;?台湾小说;?台湾诗歌。

4.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巳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上,通过研读有代表性 的现代作家作品以及重要文学现象,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成果,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学史观,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作家特色与文学现象的能力以及鉴赏 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重点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10个文学大师的重要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①五四小说;②五四新诗;③二三十年代的散文;④现代话剧;⑤三十年代小说的三大流派;⑥三四十年代 的长篇小说;⑦现代女作家的小说;⑧通俗文学;⑨三四十年代的诗歌;⑩解放 区文学。

5.言语交际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秘方向)的必修 课,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选修课,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根据文秘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注重学生语言素养和言语交际运 用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的修辞技巧、句子的运用艺术、修辞格分析、 言语艺术、语体风格探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

 6.中国文化概观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秘方向)的必 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传 统文化的概貌,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他们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的

理解。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历史地理、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宗教民 俗、思想文化、科学艺术等。

7.西方文化概观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秘方向)的选 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欧美主要地区的文化常识,包括地理位置、发展简史、主要节日、风俗习惯、主要宗教、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文学常识等。本课程旨在培 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8.秘书理论与实务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秘方向)的必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我国秘书发展历史概况、秘书学基础理论、办公事务管理基 本理论与方法、会议与会务管理的流程及其相关知识、办公自动化(软、硬件) 的知识及技能。本课程还将按秘书资格证书的模块要求引导学生与本课程以外的 其他模块衔接。

(三)专业课

1.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利用以往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更深人地学习自 先秦至清代的诗歌散文。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文体作为基本架构,介绍诗、词、散曲、古文、骈 文、赋等文体的特制特征、发展演变以及各种文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包括:①诗骚传统;②乐府;③古诗;④近体诗;⑤小令;⑥慢词;⑦散曲;

⑧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⑨唐宋明清古文;⑩赋、骈文和八股文。

2.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利用以往获得的文学史知识,引导学生更深人地学习古 代的小说戏曲。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从上古到五四运动为止的古代、近代的小说、戏曲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起源及其不同时期代表作品的内容、形式特点,从而概括

出其间的演进规律。包括:上编——古代小说:①小说的起源;②唐前小说;③唐宋文言小说;④话本拟话本;⑤明代历史演义小说;⑥明代英雄传奇小说;⑦明代神魔小说;⑧明代世情小说;⑨清代文言小说;⑩清代讽刺小说;?清代世情小说。下编——古代戏曲:①戏曲的起源;②古代戏曲的特征;③宋元南 戏;④关汉卿;⑤《西厢记》;⑥其他元代杂剧;⑦汤显祖;⑧明代杂剧;⑨《长生殿》;⑩《桃花扇》;?李笠翁曲话;?清代其他戏曲。

3.外国文学专题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含师范方向)的必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20世纪欧美文学史和这一时期重点作家作品。内容包括: 现实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各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流 派的特征、代表作家作品介绍;重点作家作品按专节讲授,包括萧伯纳、托马 斯•曼、布莱希特、海明威、索尔•贝娄、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卡夫卡、 奥尼尔、艾略特、乔伊斯、吴尔夫、福克纳、萨特、加缪、贝克特、罗伯•格里 耶、海勒、布尔加科夫、加西亚•马尔克斯等。

4.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中文学科论文。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上编•通论”,讲授学术论文及毕业论文概况、毕业 论文选题、资料的收集及整理、行文。“下编•分论”,讲授文学理论、古代文 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学科论文写作的选题、应注意的问题、文选及点评。

5.文论专题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巳有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读较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专题,了解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和西方文艺思想的简单发展脉络,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的理解。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讲解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刘勰的“通变”篇、严羽的“妙悟”说、王国维的“境界”说、古希腊的“模仿”说、康德的“天才”说、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说、什克洛夫斯的“陌生化”理论、伊瑟尔的“隐含的读者”说等几个专题,概括归纳中西文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以此把握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理论成果。

6.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师范方向)的选 课。

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掌握新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和 教育研究能力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理论课程。主要就语文教学的若干重点问题,分专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介绍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内容包括语文课程 的性质和任务、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语文教学设计、阅读与阅读教学、作文与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语文知识教学、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师专 业化发展。本课程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重视语文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 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研究性和实践性。

7.专题写作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 课程 (文秘方向)。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学生学完基础写作后,通过讲评与写作实践,使写作 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范文解读;习作讲评;写作实践。

8.信息处理与档案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秘方向)的必 课。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秘书工作涉及的信息种类、信息处理技能要求以及 经常要使用的信息载体。学会收集、整理、储存和传播信息的方法及流程以应对职业信息工作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信息的分类、信息收集方法、信息筛选与储存;信息载 体的特点与选用原则;档案管理的特点、制度及其方式方法等。

9.人际沟通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秘方向)的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讲授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职场人际关系、掌握沟通技 巧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人际关系理论;沟通能力的基本要素;主要的沟通技 巧,包括非语言技巧、语言技巧、自我表达技巧、倾听和反应技巧、影响技巧、营造气氛技巧、冲突管理等。

10.客户服务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学时。

本课程是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秘方向)的选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实现秘书在工作过程中对客户的良好服务,使学生正 确定位客户需求的种类;了解实现良好客户服务的要素;学会与客户沟通的技巧以及沟通程序,以便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客户的分类、客户服务基本要素、正确实现与客户的沟 通、客户服务的程序、正确评估服务结果。

(四)补修课

1.汉语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按照古代汉语基础、现代汉语基础顺序开设,这两个部 分的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在课时分配上大体平衡。本课程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既考虑到与电大专科阶段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考虑到 补修课程时间短、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因此突出常识性内容。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作为补修课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汉语基本知识、基 本理论的学习,对于古今汉语的概貌有个基本的认识,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石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汉语部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 汉语词类和短语、现代汉语句子四个内容;古代汉语部分包括工具书与汉字、古代汉语词汇、古代汉语词类、句子成分、古文的标点和翻译五个内容。

2.中国文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按照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教学顺序分为三部分。各部分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从整体上又考虑到几 方面内容的平衡,既有重点作家的介绍,又有文学史常识的介绍。

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既考虑到电大专科阶段中国古代 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强调其常识性的文学史知识点;又考虑到补修课程时间短、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其教学目的是让 学生通过对文学常识的学习,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 学、中国当代文学的常识,并对各段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有所涉猎,建立起一种整体的文学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lt朝文 学、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五四时期的文学、左翼时期的文学、战争时期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包括新中 国时期的文学、“文革”时期的文学、新时期的文学、后新时期的文学。

3.外国文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学时。

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带有基础和常识性质,既考虑到电大专科阶段外国文学 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考虑到补修课程时间短、学生学习任务重的特点,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欧美文学常识的学习,为本科阶段的正常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欧美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掌握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欧美文学包括古代希腊罗马文学和中世纪欧洲文学,文艺复兴和17、18世纪欧洲文学,19世纪欧美文学,20世纪欧美文学等。

地址:南岗区一曼街259号 邮编:150001 电话:0451-53648718 传真:0451-53629941 招生电话:0451-53648716、53648719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远程院校

相关推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

投诉与建议电子邮箱:huangyong5098@dingtalk.com

商务合作:蒲老师——19923834968

咨询热线:01086391515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