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的兴起、挑战及发展趋势——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校结构性变革
未来学校是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倡导重新设计学校,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该文梳理了学校的历史变迁,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现状,提出未来学校的四个发展趋势:未来的学习空间将从“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学习而建”;未来的学习方式将突破强调标准统一的传统教学秩序,允许不同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未来的课程将根据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整合,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未来的学校管理将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年级和班级的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提供精准的教育管理服务。
未来学校是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新话题,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越来越大,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一经问世就迅速遍及全球,“互联网+”教育给学校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二是新的学校组织形态不断涌现,“无处不在的学习”“没有教室的学校”“一人一张课程表”等一线实践,都对学校运行的原有规则提出了新的挑战。毫无疑问,时代发展必然会催生出新的学校形态,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正在到来。但是,未来学校是什么模样?会发生哪些变化?有哪些新的趋势?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的历史变迁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化教育活动的专业机构。早期的学校带有浓厚的家族或家庭色彩。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之为庠序之学,出现在夏商时期,教育的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学习内容以文武、礼仪和乐舞为主,教师大多由政府官员、乐师或者巫师担任,目的就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到西周时期,学校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在人员、内容、形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机构,代表官方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开始出现,除孔子之外,还有老子、墨子等人创办的私学,涌现出许多学派,号称“九流十家“。随后,以传承儒家思想为核心,在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逐渐兴起了私塾教育,私塾成为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
19世纪中后期,人类开启了宏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家庭组织结构,家庭的生产和教育功能被强制性地外移和社会化。1851年,第一部强制就学法在马萨诸塞州通过实施,孩子们开始走出家庭,走进学校。现代学校以其特有的集约化、标准化组织优势和专业高效的运行模式登上历史舞台。建立现代学校系统的目标就是:培养下一代,让他们能胜任工厂的工作。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深化,学校逐渐走向高度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强调通过规模扩张追求最大效益,所有学生按年龄进行分班、使用统一的教材、采用规范的教学流程、定期开展考试,达到标准的学生升入更高年级,并以此往复、循环不止。今天,我们熟悉的班级授课、学业制度、管理方式等都带有明显的工业时代烙印。由于过于追求标准化,学校更像是一家生产学生的教育工厂。
现代学校为工业大生产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尽管难以照顾个性,却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切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是,当人类社会全面迈入信息时代,现代学校的组织优势正在退化,而劣势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愈加凸显。尤其是把不一样的学生拉向统一标准的教育体系中加以培养,把不同的人最后培养成同样的人,造成了教育长期以来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培养的人没有个性,千校一面,千人一面。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标准驱动的工业时代,也不再强调以同样的方式生产同样的产品,大部分的社会价值都是由创新和联结带来的,简单重复的生产方式正在加速衰落。人们开始意识到,现行教育体系无法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的学习需求,“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对学校教育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在这个不断变化和连接一切的世界,“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最具活力的创新因子,以慕课为代表,信息技术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展示出强大力量。一旦新的技术手段与新的教育理念形成合力,未来学校将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私人订制“模式,学生可以用他们最喜欢、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
二、未来学校的兴起及国内外实践探索
重新设计学校,应对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已经成为国际共识。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未来学校“命名的学校,即费城未来学校(School of the Future)。该校于2003年筹建,2006年建成,由费城学区和微软共建,政府负担经费,微软提供学校设计理念、师生发展指引、信息化的课程体系以及技术支持。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与教育部联合发起了为期十年的“智慧国2015“项目(Intelligent Nation 2015),其中包括”新加坡未来学校“计划(FutureSchools@Singapore),鼓励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学校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成效,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此外,俄罗斯启动了“我们的新学校”计划,日本启动了”超级科学高中“计划,德国成立了”MINT创造未来“联盟等。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国外出现了一批极具想象力的未来学校案例,比如:瑞典的Vittra Telefonplan学校把传统教室变成各种开放式空间,被誉为一所“没有教室的学校“;美国的AltSchool依赖信息技术深度参与,利用大数据技术快速响应教师的教学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法国的Ecole 42学校没有课本、没有宿舍、没有教室,却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培养出很多优秀的软件工程师。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陆续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未来学校探索活动,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素研究员及其团队于2013年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成立未来学校实验室,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的结构性变革,推动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学校的整体创新提供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该计划被教育部列入《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教技厅[2017]2号),并得到各地中小学校的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组建了覆盖全国的“中国未来学校联盟“,包括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北京日坛中学实验学校、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等400多所联盟学校,并联合北京海淀区、深圳南山区、成都青羊区、广州荔湾区、天津和平区、大连金州区、宁波北仑区、杭州下城区等20个实验区进行未来学校试点工作。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及其团队依托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面向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师生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研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公共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全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建模;学科优势的发现与增强;学习问题的诊断与改进“,探索新的教育业务形态、治理方式和应用解决方案。
三、未来学校的理念内涵
严格讲,“未来学校“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它更像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话题,不同时代就会有不同的内涵。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可并使用这一概念,“未来学校“就成了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专有名词。“未来学校“概念的首次提出,应该上溯至杜威的著作《明日之学校》(Schools of Tomorrow),书中提及的葛雷学校、帕克学校、“村舍学校““森林小学校”等进步学校,都代表着杜威眼中的未来学校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形态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朱永新教授认为,未来学校将会变成学习中心,开学和毕业没有固定的时间,教师的来源和角色多样化,学生一人一张课程表,学习将是基于个人兴趣和解决问题需要的自发学习,是零存整取式的学习,是大规模的网络协作学习。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将推动出现一些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的学校,学校将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课程安排、更适合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不是按照传统的学期或者固定的课程结构来组织。尚俊杰教授认为,未来学校建设有三层境界,先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最终实现教育流程再造。
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未来学校是指“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通过空间、课程与技术的融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私人定制的教育。这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校园的围墙,把社会中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引入学校,学校的课程内容得到极大拓展,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整个世界都变成学生学习的平台;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多元,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三是学校组织富有弹性,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根据学生的能力而非年龄来组织学习,利用大数据技术让学习支持和校务管理变得更加智慧,让学生站在教育的正中央。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说,未来的学校一定是尊重人、发展人的学校,挖掘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未来学校将把单纯传授知识的功能交给互联网,教育做只有教育才能做的事情:人和人的交流,情感和情感的沟通,生命和生命的对话,让学校成为点燃人的生命火焰、追求希望和理想的地方。
四、未来学校的现实挑战
(一)未来学校不是对现代学校的全盘否定
随着未来学校的兴起,有人把它视为解决传统教育弊端的万能灵药,彻底否定今日学校的优势与价值,似乎“未来的“全是好的,“现代的“和“传统的“全是错的。实际上,未来学校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当下就是未来的从前,如果连传统学校和现代学校的优势与短板都不知道,那就更谈不上建设未来的学校。我们了解学校的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学校的现在,更重要的是从历史和现在中发现学校的未来。这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来不得“大跃进“。实际上,我们倡导的未来学校,里面既有杜威教育哲学的影子,也有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基础,更大力吸取了传统教育注重系统性教学的精髓。从这种意义上讲,未来学校是对传统学校的“改良“,而非“革命“,未来学校是在今日学校基础上往前走的一小步。
(二)未来学校不是纯粹的教育信息化
未来学校离不开信息化,但只有信息化也不是未来学校。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室、无纸化办公、数字化学习等得到广泛普及,信息技术被视为创建未来学校的关键组成要素。但是,未来学校绝不等于学校的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性改革,未来学校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学习方式、课程结构、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变革,信息化是撬动这些变革的支点,但不是未来学校的全部,更不是未来学校的目的。未来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生态,打破整齐划一的工业化教育形态,创造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看法值得讨论,有人认为,只有“新技术“,没有“乡土味“,也不是未来学校。这表面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却陷入了另一种误区,把信息技术与自然环境或传统教育资源对立起来。实际上,在数字原住民眼中,信息技术就是花草树木,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我们既不要高估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作用,也不要低估信息技术引领学校创新的潜能。
(三)未来学校不是追求高端豪华的学校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可支配的财力物力显著提升,很多学校把未来学校建设的重点放在软硬件设施上,引入各种高端的教育装备,修建豪华的创客空间,不断刷新学校建设的奢华程度,甚至有地方把未来学校当作政绩工程,不惜重金打造豪华校园,忽略了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等软实力的增强,最终导致未来学校成了披着华丽外衣的教育工厂。实际上,如果教育理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仍然以工业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学生,即使硬件再高端、校园再气派,也不能算是未来学校。未来学校绝不是靠高端豪华的硬件设施就能体现出来,靠的是学校提供高质量教育的水平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程度。盲目追求硬件建设,不仅是对未来学校的误解,更是对学校改革的亵渎。与气派的教学楼相比,学校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教育转型上,通过空间、课程、学习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才是未来学校的成败关键。
五、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
杨宗凯教授指出,未来学校将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流程再造,打破传统教育中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教育发展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信息技术将逐渐隐身于教育的背后,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影响教育,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包括学习空间再造、学习方式变革、课程体系重构和组织管理转型。
(一)学习空间再造:灵活、智慧、可重组
学习空间与学校的育人功能直接相关。长期以来,学校的学习空间一直延续着工业时代的设计标准。最为常见的场景是:学校由一间间一模一样的教室组成,每间教室摆满整整齐齐的桌椅,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听老师讲课。这种场景与工厂非常相似,教室就像工厂车间,教育过程则像工业流水线生产,这种标准化的教室就是为了满足标准化的教学。为了更好地支持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开展,未来学校的学习空间将从“为集体授课而建“转向“为个性学习而建“,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一是灵活,创新教室布局,配备可移动、易于变换的桌椅设施,支持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二是智慧,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搜集学生学习的过程信息,评估学生的学习特征与优势潜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检表“,帮助教师研制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三是可重组,扩展学校的公共空间,打破固定功能的设计思维,促进学习区、活动区、休息区等空间资源的相互转化,把非正式学习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议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与交往空间,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弥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之间的界限。
(二)学习方式变革:主动、深度、无边界
学习方式变革是未来学校的关键。传统的学习是固定的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内容,并试图让所有学生达到固定的标准;未来的学习将突破这种强调标准统一的教学秩序,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时间学习不同的内容,帮助他们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未来学习方式将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是主动学习,面向真实问题重组教学内容,采用主动的、探究式的、游戏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习知识、养成个性、培养能力;二是深度学习,学习不能停留于知识的了解和知晓层次,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创设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掌握知识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三是无边界学习,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的界限,学习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社区、科技馆和企业,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游学,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
(三)课程体系重构:个性、联结、跨学科
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分科为主,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习得,但不利于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的“知识化“倾向愈演愈烈,课程与生活的距离也逐渐拉大。杜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在教育中,知识主要指一堆远离行动的信息,而在农民、水手、商人、医生和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生活中,知识却从来不会远离行动。“未来的课程将根据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活化,加强知识学习向实践创新的迁移。未来的课程将呈现新的趋势:一是个性,所有学生使用同样学习内容的局面将逐渐瓦解,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和改造,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和学校价值主张,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二是联结,未来学校的课程将突破校园的限制,联结学生与自然、社会以及个体生活的联系,通过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课程的提供者不仅仅是教师,也可能是农民、医生、商人、工程师、运动员、社区工作人员等,任何有专长的人都可以成为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学生既可以选择线上课程,也可以选择线下课程,既可以选择本校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外校的课程;三是跨学科,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序列化的问题把各学科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相互衔接、融汇贯通的课程结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视角、思维和知识体系。
(四)组织管理转型:开放、民主、扁平化
当下学校管理存在过度的功利化、科层化、秩序化倾向,造成学校实践中“管理宰制教育“的管理主义盛行,学校管理本应具有的教育性遭到弱化乃至遮蔽。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业机构,管理本身也应该是一种教育,不适合的管理将会导致不完整的学生。未来的学校将更多采用弹性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年级和班级的管理体系,加强不同学段和不同年级之间的衔接,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提供私人订制的教育服务。一是开放,加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区、家庭等开展跨界合作,利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优化办学,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增加家长和社区在学校决策中的参与度,促使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与社会、家庭形成良性互动;二是民主,学校各项事务都应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情操、国家意识和世界精神的健全公民,尤其对待学习困难学生和特殊儿童,要秉持公平理念,确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三是扁平化,通过职能划分和机构重组,实现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职能相对独立,精简管理层级,加强机构之间与机构内部的协调,学校组织构架将从纵向垂直模式转向多向交叉的互联模式。同时,利用大数据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管理服务,建立“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新型管理机制,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六、结束语
学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每个时代的学校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从庠序到私塾,从古代官学到现代公立学校,无一不是时代变迁的产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新的时代必然会塑造出新的学校形态,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尽管如此,教育的本质并不会因信息技术的介入而发生改变,教育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也不会变。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教育需要改变,也需要坚守。学校既要主动对接时代需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同时,还要坚守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本原,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创造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办学权交给学校,让未来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而非教育的工厂。
作者简介: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员,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政策、未来学校创新探索等。
项目基金: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部门项目“未来学校发展报告”(课题编号:GYH201601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