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校2020年春季网络教育测试马上就要开始了,中国教育在线小编总结了南京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语文入学测试模拟卷六,详情见下文。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既来之,则安之”最早见于( )
A. 《论语》B. 《左传》C. 《庄子》D. 《战国策》
2.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其中“好”的意思是( )。
A. 良好B. 友善C. 容易D. 喜爱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重点点评的历史人物是( )。
A. 梁王朱温B. 燕王刘守光C. 晋王李克用D. 庄宗李存勖
4. 《往事》(一之十四)中,作者对大海的描绘,采用了( )的手法,赋予大海以感情和生命。
A. 拟人化B. 比喻C. 夸张D. 排比
5. 《灯下漫笔》的作者鲁迅,是我国( )的奠基人。
A. 古代文学B. 近代文学C. 现代文学D. 当代文学
6. 下列作家中,其作品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是( )。
A. 屠格涅夫B. 欧·亨利C. 莫泊桑D. 培根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7. 《苦恼》中的主人公姚纳苦恼的原因是:他不幸失去了( ),十分想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痛苦,可是偌大一个彼得堡却找不到一个能够听他诉说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为自己拉车的小母马诉说。
A. 父亲B. 兄弟C. 儿子D. 侄儿
8. 《山居秋暝》的( )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 首联B. 颔联C. 颈联D. 尾联
9. 《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的诗集( )。
A. 《志摩的诗》B. 《翡冷翠的一夜》C. 《猛虎集》D. 《云游集》
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
A. 歌行体B. 七绝C.律诗D. 杂言诗
二、判断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您认为正确的,打“”;您认为错误的,打“×”。请把记号写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赋,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在先秦主要为骚体赋,在汉代主要为汉大赋,也有抒情小赋,南北朝主要为骈赋,唐宋主要为律赋、文赋等。( )
2. 《马伶传》一文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侯方域。( )
3.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其中“梨园”指戏班,剧团。( )
4.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译文是: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您这里来了。( )
5.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其中“曲士”的意思是“生活在穷乡僻壤里的人,见识浅陋的人”。 ( )
6. 《庄子·秋水》头两节的写作手法是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 )
7. “有志乎古者希矣。”其中“希”的意思是“希望”。 ( )
8.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语言风格是寓刚于柔。( )
9.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非常羡慕”. ( )
10.《论快乐》一文的写作特点是:行文灵活,中心突出。( )
11. 《***》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 )
12. 《灯下漫笔》“厘定规则”中“厘定”的意思是“整理规定”。 ( )
13.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其中“属”后作“嘱”,有“嘱托”、“请求”的意思。( )
1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酒”为线索。( )
15.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中“徐”的意思是“慢慢地”。 ( )
16. 白居易的创作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
17.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其中“当”的意思是“应当”。( )
18.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其中“结庐”的意思是“建造住宅”。 ( )
19. 《杜陵叟》诗题后的小序是“伤农夫之困也”。 ( )
20.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其中“自”的意思是“空自”。( )
21. “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其中“见谕”的意思是“告诉我,吩咐我”。 ( )
22. 《故都的秋》中,作者将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的常见景物,依次组合成小院静观、槐蕊清扫、残蝉闲听、秋雨话凉、枣红佳日等五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辉映的景块,既显示出空间的开阔性、组合的自由度,又显示出视觉上的画面感,具有很强的审美效果。( )
23. 《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由“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对于人生道路的思索。( )
24.《箱子岩》:“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其中“行将”的意思是“即将,将要”。 ( )
2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常用“赋”、“比”、“兴”、“咏”的表现手法。( )
三、多项选择,共6题,每题5分.,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能是多个,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叙述的方式有()。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A. 顺叙B. 倒叙C. 插叙D. 平行叙述
2. 记叙文是指()的文章。
A. 记人B. 叙事C. 写景D. 状物
3. 《故都的秋》中两次写到南国之秋,其目的在于用南国之秋的色淡、味浅,来()北国之秋的色浓味永。
A. 对比B. 反衬C. 比喻D. 夸张
4. 议论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三要素。
A. 论点B. 论据C. 论难D. 论证
5. 文章的语言要()。
A. 准确B. 鲜明C. 生动D. 富有个性
6. 主题即文章的主旨、立意,要求()。
A. 正确B. 深刻C. 鲜明D. 集中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ADDAC 6~10 BCBCA
二、判断题
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
三、多选题
1、abcd 2、abcd 3、ab 4、abd 5、abcd 6、abcd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