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11
251.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
A.南霁云;B.于嵩;C.贺兰进明;D.许远
252.《诗经.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53.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
A.李白;B.李商隐;C.杜甫;D.王维
254.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说之理是()
A.儒家之理;B.佛家之理;C.道家之理;D.法家之理
255.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白居易;D.苏轼
256《论学问》中,培根认为,学问上“装饰”的用途是指()
A.幽居养静;B.熟习辞令;C.改变气质;D.增长才干
257.柳永《八声甘州》中着力抒写的思想感情是()
A.羁旅思乡之苦;B.伤春惜时;C.***之痛;D.情场失意
258.《马伶传》所讽刺的真正对象是()
A.严嵩;B.顾秉谦;C.伶人;D.皇帝
259.李白《行路难》中用以表现自己自信之情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A.吕尚伊尹宗悫;B.曹操诸葛亮;C.尧舜;D.孔子老子庄子
260.《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的中心思想是()
A.悼念亡姐的不幸;B.埋怨祖父的糊涂;
C.抒写对青少年生活的怀念;D.否定封建家族和封建礼教
261.在一篇文章中记叙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的叙述方式称为
A.平叙;B.倒叙;C.插叙;D.顺叙
262.下列有关《谏逐客书》一文说服力的来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着眼点看,重在攻心,抓住勤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情;
B.从论据和论证方法看,主要得力于事实论据和对比论证方法;
C.从写作角度看,主要是由大到小;
D.从语言看,主要是铺陈排比
26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批评的选择常犯的毛病的是()
A.脱节断气;B.面面俱到;C.前后重复;D.浮光掠影
264.下列诗歌属于绝句的是()
A.《山居秋暝》;B.《无题》;C.《送孟浩然之广陵》;D.《登高》
265.下列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A.白朴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B.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C.张养浩马致远王实甫汤显祖;D.王实甫汤显祖郑光祖白朴
266.“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所用的修辞格有()
A.借代反问;B.拟人比喻;C.设问排比;D.夸张顶针
267.下列对高尔基《鹰之歌》主题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歌颂了革命者的斗争精神和献身品格;B.鞭挞了市侩哲学和庸俗心理;
C.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战斗;D.揭露了***社会对革命者的***
268.下列人物不属于虚构的有()
A.河伯;B共叔段;C.海若;D.郭橐驼
269.培根《论学问》中认为读书为学的目的是
A.娱乐长才;B.装饰审察事理;C.处理事务;D.权衡轻重
270.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所用的修辞有()
A.夸张比喻;B.互文象征;C.拟人对偶;D.反复排比
271.郭沫若《炉中煤》中的“重见天光”,其象征意义是()
A.诗人的新生祖国的新生民族的新生;B.历史的新生科学的新生;
C.学术的新生革命的新生;D.感情的新生人格的新生
272.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
A.灰烬血和灰、阴暗没有渔船;B.奇异的芬芳那么细,那么软;
C.荒芜衰败萧瑟;D.阳光雨露鲜花
273.其作品被称为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的作作家是()
A.屠格涅夫;B.高尔基;C.欧.亨利;D.契诃夫
274.在契诃夫的《苦恼》将车夫与小母马相对应来写的作用是()
A.反映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B.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和睦相处;
C.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如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D.结构上有起伏变化
275.鲁讯《灯下漫笔》的第二两部分写作角度()
A.主要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的中国现状进行揭露;
B.主要是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
C.主要是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
D.主要是从民族品格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和反思
参考答案:
251-255 CCBCB 256-260 BABAD
261-265 ACABB 266-270 BDBDA
271-275 AAACA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