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15
点击查看:2021年秋季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模拟题汇总
91.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然后回答以下小题。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单选题】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隐含自己苦闷心情的词句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答案:D
2)【单选题】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一首
A.豪放词
B.婉约词
C.田园词
D.风雅词
答案:B
3)【单选题】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没有渲染的愁情是
A.行役奔波之苦
B.昔盛今衰之叹
C.孤苦无依之悲
D.家破人亡之痛
答案:A
4)【单选题】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
A.丈夫新丧之哀
B.贫病交加之愁
C.人老珠黄之叹
D.孤苦无依之悲
答案:D
92.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以下小题。
文章的通病不外两种: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第一步是选择,斯蒂芬生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剪裁就是选择的消极方面。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在兴酣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一笔勾销,似未免可惜。所以割爱是大难事,它需要客观的冷静,尤其需要谨严的自我批评。不知选择大半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虚荣心所生的错觉。遇到一个题目来,不肯朝深一层处想,只浮光掠影地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自以为新奇的意思,就把它们和盘托出。我常看大学生的论文,把一个题目所有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每一点都约略提及,可是没有一点说得透彻,甚至前后重复或自相矛盾。如果有几个人同做一个题目,说的话和那话说出来的形式都大半彼此相同,看起来只觉得“天下老鸦一般黑”。这种文章如何能说服读者或感动读者?这里我们可以再就用兵打比譬,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在艺术和在自然一样,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经济的方式,浪费不仅是亏损而且也是伤害。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得好,不如以同样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把它做得斩钉截铁。做文章也是如此。世间没有说得完的话,你想把它说完,只见得你愚蠢;你没有理由可说人人都说的话,除非你比旁人说得好,而这却不是把所有的话都说完所能办到的。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读者看到,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说服和感动。这就是选择,这就是攻坚破锐。
1)【单选题】《选择与安排》一文出自朱光潜的
A.《文艺心理学》
B.《西方美学史》
C.《诗论》
D.《谈文学》
答案:D
2)【单选题】《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着名的
A.语言学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D.表演艺术家
答案:C
3)【单选题】《选择与安排》中提出的完美作品在结构上应具备的条件是
A.层次清楚、轻重分明
B.首尾呼应
C.要有头有尾
D.有贯穿的主旨
答案:A
4)【单选题】《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A.选择要恰到好处
B.安排要有条不紊
C.层次要清晰明了
D.轻重要分明得当
答案:A
93.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回答以下小题。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则众何为而为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单选题】下列各组划横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某启:昨日蒙教;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B.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邹忌修八尺有余
D.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答案:A
2)【单选题】下列各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
B.“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一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
C.“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这一一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慊意。
答案:D
3)【单选题】下列各句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一项是
A.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辟邪说,难壬人
D.为天下理财
答案:A
4)【单选题】对本文的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是向对方解说上次回信简短而这次又“具道所以”的原因。
B.第二段是取守势,针对司马光来信的指责进行辩驳。先高屋建瓴地确立了一条双方均应遵循的议事原则:名实相符。
C.第三段转守为攻,批评当时保守势力的流弊,表明自己将大有作为。
D.第四段以自谦结尾, 不失赠答之礼。
答案:C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