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考试试题-入学测试试题

2021年秋季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高升专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9

2021-10-28 中国教育在线 http://yc.eolce.com

2021年秋季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高升专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9

点击查看:2021年秋季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模拟题汇总

(四)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90.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的理由是()

A.郑国是小国,对秦没有用处。B.亡郑对秦有害而无益。

C.舍郑对秦有益而无害。D.晋国贪得无厌,壮大后肯定会犯秦。

9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从烛之武的论述中可知,晋国的实力强于秦国。

B.晋侯答应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没有兑现诺言。

C.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劝秦伯退兵。

D.烛之武指出了亡郑对晋有利,而对秦而利。

92.从这段文字来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烛之武是一位能言善辩之人。

B.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烛之武是足智多谋之人。

C.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晋侯的对正统道德观念的维护。

D.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秦伯是立志不坚定之人。

(五)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93.下列关于本文的作者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乐天。B.中唐诗人。C.被贬为江州司马。D.是浪漫主义诗人。

94.下列对《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通过身世的询问和肖像的描写,表现她欲说还休的内心矛盾和难言痛。

B.诗人描写了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从则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C.诗人通过琵琶女,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的艺人们的命运。

D.诗人写琵琶女,实际上就是写作自己。诗人和琵琶女有相同的经历和遭遇,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95.下列对《琵琶行》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人公、景色及,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千呼万唤始出来”精练而细腻地写出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

C.“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

D.“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烘托也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参考答案:

(四)AAD

(五)DDA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热门推荐: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秋季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汇总

全国2021年秋季网络教育招生报名时间汇总

全国2021年秋季网络教育招生报名入口汇总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远程院校

相关推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