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6
点击查看:2021年秋季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模拟题汇总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93.这段文字出自()
A.《左传》B.《史记》
C.《汉书》D.《战国策》
94.祭仲反对将京城交给共叔段管理,原因是()
A.共叔段是庄公的弟弟,需要避嫌
B.武姜过于宠爱共叔段,对共叔段的成长不利
C.京城的规模太大,容易成为郑庄公的威胁
D.庄公应该听从武姜最初的请求,把制交给共叔段
95.郑庄公没有听从祭仲的建议,原因是()
A.爱护弟弟B.孝顺母亲,不忍违抗武姜之命
C.认为祭仲是杞人忧天D.故意纵容,等待弟弟“自毙”
(四).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96.这段话中的“由与求”指的是()
A.子夏、子贡B.子路、冉有
C.公西华、冉伯牛D.颜回、闵子骞
97.孔子认为,一个面对外部的敌人,最关键的是()
A.修文德以来之B.谋动干戈于邦内
C.邦分崩离析而能守D.攘外必先安内
98.孔子认为季氏将会“祸起萧墙”的根本原因是()
A.远人不服而不能来B.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
C.谋动干戈于邦内D.不修文德
(五).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99.这段话的作者是()
A.韩非B.李斯C.贾谊D.孟轲
100.从这段话提供的信息来看,下列人物不属于“客”的是()
A.蹇叔B.商鞅C.张仪D.穰侯
101.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手法是()
A.类比论证B.引用论证
C.道理论证D.举例论证
参考答案:
(三).ACD
(四).BAD
(五).BDD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