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考试试题-入学测试试题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高起本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6

2022-01-21 中国教育在线 http://yc.eolce.com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高起本语文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6

点击查看: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高起本入学考试模拟题汇总


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出自()

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答案:B

题: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楚辞》

B.《诗经》

C.《古诗源》

D.《古诗十九首》

答案:B

题: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

A.《老子》

B.《论语》

C.《论语》

D.《荀子》

答案:B

题: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诗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等。

B.鲁迅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C.曹禺原名万家宝,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戏剧家,《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D.《母亲》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法国的罗曼•罗兰

答案:D

题:下列语段所说:“两个小童和柳树精对面的老人,实在是少见的传神之作”的传神之处是()

“吕洞宾和他的两位朋友倒也还罢了,站在龛里的两个小童和柳树精对面的老人,实在是少见的传神之作。一般庙宇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中国人,跟不上这位老人这样逼真、亲切。,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

A.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

B.无名的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

C.老人的塑像逼真、亲切

D.有小童和柳树精作对比

答案:B

题:下列一段议论要说明的道理是()

“读诗并试图达到正确欣赏,主要不在于通过诗了解更多的事物。与其说是为了了解,不如说是为了感动。作为读者,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长干曲》也好,《沙扬娜拉一首》也好,希望这种欣赏的结果,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A.文学欣赏需要再创造

B.文学欣赏要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C.文学欣赏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

D.欣赏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思

答案:A

题: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组合是()

我市召开防汛工作会议,____,____,____,____。

①安排布置今年的防汛工作

②查找各种隐患

③分析防汛形势

④确保我市今年度汛安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

答案:D

题: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出门旅游时,我们____带足____的生活用品。

②这项技术革新,____钢材2000吨,____开支80万元。

A.必须必需节约节省

B.必需必须节省节约

C.必须必需节省节约

D.必需必须节约节省

答案:A

题: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论工作有多忙,每天晚上,她都要把这一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____在日记中。

②据有关人士____,本次事故损失约2亿元之多。

③病人们都十分喜欢找张医生看病,他每天____的病人都在七八十人左右。

④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识到,____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信,比教授知识更为重要。

A.记录披露诊治激发

B.誊抄宣称诊治刺激

C.记录宣称救治激发

D.誊抄披露救治刺激

答案:A

题:下列语段按描写的层次划分合理的一项是()

“①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②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③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④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⑤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热门推荐:

2022 年全国电大春季报名所需材料汇总

全国2021年网络教育12月统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远程院校

相关推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