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考试试题-入学测试试题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思想政治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1

2022-02-08 中国教育在线 http://yc.eolce.com

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思想政治入学测试模拟题及答案1

点击查看:2022年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入学考试模拟题汇总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

A.领导意识

B.服从意识

C.看齐意识

D.民主意识

【答案】C

【解析】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

A.人类命运利益体

B.人类命运综合体

C.人类命运集合体

D.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D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A.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B.社会主义文明强国

C.社会主义制度强国

D.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

A.新的历史方位

B.新的政治定位

C.新的经济方位

D.新的文化定位

【答案】A

【解析】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了新台阶,已经达到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其他很多方面的民生保障也有显著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这说明,人民群众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层次更高、内容范围更广,出现了

A.发展性的新特征

B.阶段性的新特征

C.稳定性的新特征

D.层次性的新特征

【答案】B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群众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层次更高、内容范围更广,出现了阶段性的新特征。

6.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B.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7.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A.根本指针

B.一般原则

C.制度要求

D.政策体现

【答案】A

【解析】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方针。

8.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

A.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的观点

B.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C.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D.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条件的观点

【答案】C

【解析】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正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的体现。

9.科学发展观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

A.根本建设

B.基本建设

C.原则建设

D.政策建设

【答案】A

【解析】科学发展观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10.科学发展观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A.资源密集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B.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C.资源节约型、环境发展型社会

D.资源有效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案】B

【解析】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热门推荐:

2022 年全国电大春季报名所需材料汇总

全国2021年网络教育12月统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远程院校

相关推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