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统考大学语文A模拟题及答案(1)
一、判断题
1.《短歌行》是曹操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
答案:正确
2.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为中国散文的起源形成并初步独立时期。( )
答案:正确
3.《登快阁》是一首七言律诗。( )
答案:正确
4.“唐宋八大家”名称正式确立于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 )
答案:正确
5.《五代史伶官传序》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 )
答案:正确
6.元代后期是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兴盛的时期。( )
答案:不正确
7.《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
答案:正确
8.《致橡树》较好地使用了对比与排比的修辞手法。( )
答案:正确
9.《风景谈》写自然风光,并不“在于山水之间”,而在于突出主宰风景的人。( )
答案:正确
10.剧作《狗爷儿涅槃》的作者是沙叶新。( )
答案:不正确
11.王安忆的《三家巷》顺应也引领了“老上海怀旧潮”。( )
答案:不正确
12.阅读注重原著,不必了解作者和作品内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 )
答案:不正确
13.“音韵学”讲的是字形。( )
答案:不正确
14.请示,属于呈批性公文。( )
答案:正确
15.《珠玉词》是晏殊的词集。( )
答案:正确
二、选择题
16.《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为( )。
A.劳动人民
B.著名诗人
C.达官显贵
D.失意文人
答案:D
17.下列著作属于编年史的是( )。
A.《春秋》
B.《尚书》
C.《国语》
D.《战国策》
答案:A
18.下列诗人属于韩孟诗派的是( )。
A.孟浩然
B.孟郊
C.元稹
D.王建
答案:B
19.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
A.《花间集》
B.《云谣集杂曲子》
C.《阳春集》
D.《乐章集》
答案:A
20.《秋声赋》的作者是( )。
A.司马光
B.欧阳修
C.苏轼
D.周敦颐
答案:B
21.下列作品属于苏州派作家的是( )。
A.《清忠谱》
B.《风筝误》
C.《珊瑚玦》
D.《蜃中楼》
答案:A
22.《南柯梦记》的作者是( )。
A.李开先
B.梁辰鱼
C.汤显祖
D.沈璟
答案:C
23.《聊斋志异》共有作品( )。
A.486篇
B.491篇
C.367篇
D.512篇
答案:B
24.“湖畔”诗人的诗歌合集是( )。
A.《云游》
B.《流云》
C.《向太阳》
D.《春的歌集》
答案:D
25.下列属于王实味的作品是( )。
A.《雅舍小品》
B.《往事》
C.《野百合花》
D.《车厢社会》
答案:C
26.《雷雨》全剧的大结局是()。
A.第三幕
B.第四幕
C.第五幕
D.第六幕
答案:B
27.主要描写“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的小说家是( )。
A.茅盾
B.巴金
C.鲁迅
D.老舍
答案:C
28.语言的表达( )。
A.有着极大的局限性
B.是万能的
C.无需靠联想与想象去补充
D.可以传达出意会的内容
答案:A
29.“马上∣回来”是( )。
A.动宾短语
B.主谓短语
C.偏正短语
D.联合短语
答案:C
30.下列文体中属于文学文体的是( )。
A.报告
B.剧本
C.简报
D.记叙文
答案:B
三、古文阅读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31.矢( )
A.箭
B.射箭
答案:A
32.著( )
A.显著
B.附着
答案:B
33.志( )
A.志向
B.作标记
答案:B
后有宾寮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
陈玄祐《离魂记》
34.选者( )
A.选官的人
B.入选的人
答案:A
35.恚恨( )
A.悔恨
B.怨恨
答案:B
四、理解与辨析
36.简述杨朔散文的创作特点。
A.杨朔是20世纪60年代比较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宏大的社会主题,作品往往开头设置悬念,结尾言志。他的散文作品代表作有《海市》《樱花雨》《荔枝蜜》,在构思和写作技巧上都值得借鉴。
B.杨朔是20世纪70年代比较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宏大的社会主题,作品往往开头设置悬念,结尾言志。他的散文作品代表作有《花城》《自己的园地》《文化苦旅》,在构思和写作技巧上都值得借鉴。
C.杨朔是20世纪80年代比较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宏大的社会主题,作品往往开头设置悬念,结尾言志。他的散文作品代表作有《海市》《红玛瑙》《人与永恒》,在构思和写作技巧上都值得借鉴。
答案:A
37.简述阅读欣赏的知识储备。
A.一是明确文体样式。明确文体特点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二是要了解作者和作品内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至于作者所处的环境、人生经历、写作时的境遇遭际,特别是当时的心境等等与作品关系不大。三是要明了典故出处。这些典故往往语源清晰有据,人物、事件溯源有本。其来源,大都出于旧诗文和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俗语、宗教语汇、乃至礼仪习俗。典故的引用,用的都是原意、不加改造、不予引申,内容服从作品主旨的需要。有了这些储备,对阅读欣赏大为有益。
B.一是明确文体样式。明确文体特点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二是要了解作者和作品内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作者所处的环境、人生经历、写作时的境遇遭际。至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并不重要,也很难知晓。三是了解典故的本意,但不必详察其出处。这些典故不一定语源清晰有据,人物、事件也难以考究。但需知道它们大都出于旧诗文和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俗语、宗教语汇、乃至礼仪习俗。典故的引用,或用原意、或加改造、或予引申,内容意义与作品主旨关系不大,但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有一些知识储备总是好的。
C.一是明确文体样式。明确文体特点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二是要了解作者和作品内容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作者所处的环境、人生经历、写作时的境遇遭际,特别是当时的心境等等,都要尽量多地掌握。三是要明了典故出处。这些典故往往语源清晰有据,人物、事件溯源有本。其来源,大都出于旧诗文和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俗语、宗教语汇、乃至礼仪习俗。典故的引用,或用原意、或加改造、或予引申,内容意义随作品主旨的需要而变化。这些知识储备是不可或缺的。
答案:C
38.简述《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所表现作者的思想情绪。
A.此词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词的上阕主要写其囚徒生活及感受,下阕主要抒写自己的亡国之痛,核心是感伤亡国之速和再见故国之难,一句“别时容易见时难”就道尽了他不愿独自凭栏的深哀剧痛。纵观全词,确是一首“含思凄婉”的哀歌,在低沉悲怆的格调中,传达出这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对命运的无奈。
B.此词是李璟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词的上阕主要写其囚徒生活及感受,下阕主要抒写自己的亡国之痛,核心是感伤亡国之速和再见故国之难,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就道尽了他不愿独自凭栏的深哀剧痛。纵观全词,确是一首深深悔恨和自责的哀歌,在低沉悲怆的格调中,传达出这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对命运的无奈。
C.此词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词的上阕主要写其对囚徒生活的强烈不满,下阕主要抒写自己的亡国之痛,核心是哀叹失去了享乐的天堂,一句“别时容易见时难”就道尽了他不愿独自凭栏的深哀剧痛。纵观全词,确是一首“含思凄婉”的哀歌,在低沉悲怆的格调中,传达出这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对现状的不满与挣扎。
答案:A
五、作文题
39.作文题目:
1)这一次我真的被感动了
2)回家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内容切题,思想健康。
4.条理清楚,文从字顺。
5.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新手必看:2018年远程网络教育新手指南
推荐查看:
远程/电大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远程/电大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考生对于远程教育有任何疑问可以通过点击加入以下qq群进行交流。群成员专享:进群和老客交流,第一时间掌握远程最新资讯和动态信息。
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中国教育在线官方微博,这里第一时间发布最新自考、成考、远程考试热点信息。